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逼真的张大千的雕像黄胜友摄影

(2008-10-16 15:06:19)
标签:

张大千

蜡像

文化

逼真的张大千的雕像黄胜友摄影

国家博物馆里陈列的蜡像,几个著名近代画家非常逼真。其中就有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拍摄了蜡像的肖像。张先生的面部及胡须,还有张先生脸上的老年斑及窹子,都是那么的逼真。

 

 

    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张正权,后改名爰、猿,小名季,号季爰,别署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中国四川内江人,中国近代著名画家。

兄弟十人,张大千排行第八,从小就爱绘画。母亲是当时知名的女画家,他的二哥名泽,字善孖,别号虎痴,是画虎专家。善子的人物山水花卉,无一不精,大千也是从他受益的。

     童年在家中习画,曾到日本学习染织,归国后在上海师事曾农髯和李梅庵,除书法外,也学习国画,受石涛跟八大山人的影响很深。

     少年张大千于1916年被土匪短期绑架,后者见其会读写,逼迫他做师爷。 1919年未婚妻谢舜华病逝后,他出于悲痛厌世,在松江禅定寺出家,法名大千。后来又去宁波观宗寺、杭州灵隐寺,但出家100天之后被闻讯赶来的二哥张善子逼迫还俗回家。廿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俨然成了他特有的标志。

    1926年开始,为精进画风而游遍中国名地,包括黄山,峨眉山,敦煌。他最好的山水画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他自称对敦煌壁画的文物保存也有相当多的贡献。但是1940年代,他在敦煌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后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被揭露后又抵赖辩解[来源请求]

   1943年他出版的《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让艺术界开始重视中国文物的保存和精华。曾两度出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 (现南京南京大学、台湾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48年移居香港,1951年移居阿根廷,1953年从阿根廷移居巴西圣保罗。画作开始闻名国际,包括法国卢浮宫也前来邀展。1956年曾与西班牙绘画巨匠毕加索切磋同谈。开始将西方抽象主义的理念应用到中国传统水墨画上,并发展出了泼墨山水的风格。1958年,获纽约国际艺术学会以《秋海棠》图,誉为世界伟大画家。

     1969年移居美国旧金山,1977年由美国移居台湾,住在台北外双溪的摩耶精舍,1979年他81岁时曾自书一联:“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颇示心境。1983年4月2日,心脏病复发去世。

     张大千是大收藏家,他的大风堂珍藏,收集了几百幅历代名画,著有《大风堂中龙门阵》一书。

    因政治观的关系,张大千从48岁离开中国大陆后,直至去世时也未有回国。

 

逼真的张大千的雕像黄胜友摄影

气度非凡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

逼真的张大千的雕像黄胜友摄影

面部表情丰富,栩栩如生。

逼真的张大千的雕像黄胜友摄影

真人一般,在眼前。和张大千蜡像一起合影,绝对可以以假乱真,如果那个世俗画匠,就说是张大千先生的弟子如何,好像还可以提高买自己画的价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