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胜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301
- 关注人气:27,9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黄胜友原创散文《关于土豆的情结》
(2008-09-27 11:36:39)
《关于土豆的情结》
——贫瘠年代的林区童年生活
黄胜友原创
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这是读小学以后才知道的。不过,在东北黑龙江林区大家还是习惯叫他土豆。
东北黑龙江林区的土豆分俩茬栽种,有早土豆和晚土豆之分。
早土豆的栽种的时节,是林区地里的雪一融化。我们亚布力林区那里的家里有自己林地的人们,就开始准备土豆栽子;人们把用来做土豆栽子的土豆,用刀,按着土豆上的芽孢分开,割成一块块的,然后用灶膛里的锅底灰把土豆栽子喂起来,搅拌好。第二天,人们来到山林里的林地里,把头天割好的土豆栽子,按着尺寸间隔,一排一排地码在垄沟里。然后再用被锹把老垄台在中间破开,把垄台上的黑土分到俩边的垄沟里,把土豆栽子覆盖上,成为新的垄台。这样,载种土豆的第一道工序就完工了。
栽种土豆节省工时,土豆在成长的时候,基本上不用除草,上肥。直到开花,起种收获都不怎么用人维护看管土豆秧子。黑龙江林区土地肥沃,那些土豆经过俩三个月的成长时间,新鲜的早土豆就成为黑龙江林区各个人家餐桌上的美食了。早土豆,淀粉含量低,就是人们所说的不面,所以各家基本上都是做副食、炒菜用。品种主要是炒土豆片、炒土豆丝、炖土豆块等。早土豆是黑龙江林区最早收获的蔬菜,或者说是粮食。我们那里的林区的春天最美、最珍贵的一道菜,是土豆炖林蛙。黑龙江林蛙是大森林里的稀有保护蛙类,和青蛙不一样,林蛙是黄大腿、黄肚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雪蛤,是飞行员、航天员食用的高级补品。黑龙江林区里的大雪一化,冬眠后的林蛙都往河里回归,找吃的,在通往林间的小溪流的岸边,就可以捕捉到林蛙。这个时期的林蛙肚里没有任何食物,雌林蛙满肚子都是林蛙卵巢,就是人们所说的林蛙油,也就是极其珍贵稀有的雪蛤油。炖林蛙的土豆,就是用早土豆来做配料的。
我很小的时候,是却吃少粮的年代,刚一懂事,春天里,就跟着大人们,去自己家里的地里栽种过土豆,所以至今记忆里,栽种土豆的经历还是那么的深刻。
晚土豆我们那里也叫秋土豆。晚土豆的栽种就和其他粮食作物一起进行了;栽种方法和栽种早土豆大同小异,有条件的有时间人家,可以去居民住户堆倒放垃圾的地方,用铁耙子把无用的杂乱垃圾搂走,裸露出农家肥料,把这些肥料撒到垄沟里后,再码上土豆栽子、破开垄台黑土盖在土豆栽子上,制成新的土豆垄,这样就可以等待秋天的收获了。我读高中一年级的那一年,学校有勤工俭学活动,学校分配给我们班级的土地就是栽土豆。当时说是发明了一种土豆高产法,叫抱窝土豆栽种法,土豆不用割制成分开的土豆栽子,把整个土豆直接放进垄沟里,在覆盖上垃圾堆里收集来的农家肥,制成土豆垄就可以了。还别说,那年秋天,我们学校南面的土豆里,收获的土豆比往年都多。但是,辛苦的播种的我们这些学生,没分到一颗土豆。
十月中旬,我们林区那里下霜以后,就是收获晚土豆的季节了。下过霜的土豆地,只剩下凄惨的土豆秧子干了。用不着处理那些土豆秧子,带着铁制的二齿钩子和麻袋,就可以收获硕大的东北土豆了。我们林区那里,由于昼夜温差大,晚土豆淀粉含量极其高。土豆怎么做着吃,都是一个字---面!
把自家的大铁锅底,倒扣一个大海碗,为地是防止锅底胡锅,然后放进洗干净的秋土豆,然后在架上木柈子,燃烧起浓浓的大火,个把小时后掀开锅盖,一大铁锅烀土豆,冒着浓浓的热气,就出锅了。煮好的土豆个个都涨开肚皮,露出一粒粒细腻诱人的白色淀粉,小心翼翼地拿着热腾腾的土豆,拔掉外皮儿,直接食用、或者蘸着东北豆瓣大酱、也可以打制成土豆泥吃。都是秋天里的一顿美味佳肴。
我母亲经常还会把土豆放进玉米大碴子的锅里煮,东北林区煮大碴子一般都要煮上一上午的。土豆经过长时间的蒸煮,绝对的烂熟。若放上白糖拌着吃,是很少才可以吃到的美味零食,因为那个时候非常缺少白糖,白糖要凭票供应的。
我喜欢把土豆放进灶坑里烧着吃,做完饭的灶坑,木柈子火炭红彤彤的,选好硕大饱满的土豆埋进炭灰里,十几分钟,烤焦外皮的、香喷喷的大土豆就出来了。烧土豆要趁热吃,烧土豆才可以体现出土豆真正的面!烧糊土豆嘎嘎的香!
土豆这种最平常的食品,在我幼小的童年,留下过深深的印象。
我永远感谢土豆,土豆让我忘记了儿时的饥饿,土豆给我生命成长的营养和力量。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