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2008-05-26 07:21:59)
标签:

长城

金山岭

图片

情感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金山岭长城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雄伟的长城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金山岭长城考察印象

黄胜友

 

四川汶川大地震,再好的心情都没法风花雪月。这些日子,牵挂着饱受苦难的灾区,眼里总是噙满泪水。

国难当前,夷为平地的灾区、被抬出来已没法活动的身躯、幸存者欲哭无泪的面容,无不叫电视机旁的我们动容。沉默而坚毅的,那些年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带来了的生的希望,深深在我们心里的留下烙印。还有在灾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温总理,每次看到温总理那满是忧郁而又坚毅的眼神,我们都会感到灾区的希望。

一个朋友这样说过:记不得去过多少次长城了——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金山岭、山海关……。

每次攀登长城,都有新的感受。每次看到长城,都会对中华民族充满自豪和骄傲。
  从你宏伟壮观的气势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从你残垣断壁中,我们能读出了中华民族所经受的苦难;从你挺拔身姿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长城,你是我们的骄傲!
  长城,你是我们的脊梁!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华夏儿女的顶梁柱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长城---脊梁。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风化着记忆,凝固着历史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耸起高昂的头颅。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民族的自豪。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长城孟专家在介绍长城(左一是文化部青联执行主席景小勇,中间是世界诶遗产处刘华斌傅处长,右二是金山岭长城管理处张惠东处长,右一是承德文物局的王书记。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文化部、河北省文物局、承德市文物局的领导。

长城--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金山岭考察记)黄胜友

全体考察委员和文物局系统的领导

 

5月16下午日,我参加完“牵手残疾人  走进残奥会”活动后,立即驱车赶往金山岭长城。参加5月 17日的文化部青联组织的走进金山岭长城考察活动。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乡花楼沟一带,建于燕山第一峰雾灵山与古北口卧虎岭间的大、小金山之上。南接京郊,北望承德,西去八达岭,东趋山海关。宛如一条昂首的巨龙,腾飞在绵延起伏的燕山深处,蔚为壮观。

  金山岭长城是我国明代长城中地势最险峻、气势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其独有的文字砖、障墙、挡马墙、麒麟影壁,堪称“长城四绝”,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预报节目片头中的长城,就是金山岭。

  据史料记载,金山岭长城初为明朝洪武年间大将徐达所筑,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谭纶领兵到这里守卫,为加强明京都北京城北部的防御力量,又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筹划并督办修建。到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浩大工程。金山岭长城是万里长城整体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筑水平很高,设施完备,构筑坚实,布局严谨,作为军事工程,攻守兼备。

  这段长城全长10公里多,随山峦起伏,依山就势筑成。一般高7米左右,下宽6米,上宽5米,可容五马并骑。城墙构筑复杂,楼台密集,在短短十多公里的防线上,筑有形制各异的敌楼67座,平均每150米就耸起一座威武的敌楼,敌楼之密集,形制之多样,在万里长城中是罕见的。如把金山岭长城比做一条挂在燕山脖颈上的珍珠项链,那么敌楼战台就像串联这条项链的颗颗闪光的珍珠。敌楼建筑,独具特色,形式因山而异,布局富于变化,设计精巧,建造精细,装饰丰富多彩。其建筑质量之高,艺术之美,堪称明代长城的精粹,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众多的敌楼战台中,最壮观的是库房楼,大、小金山楼,望京楼等。其中库房楼楼制壮观别致,是长城其他地段少见的。这些敌楼建筑,个个别具匠心。尤为巧妙的是,楼内呈空心,史籍上称为“空心台”,这种空心台分为上下层,上层为士卒站岗放哨、遮风避雨用的砖砌小铺房,下层楼内有纵横6条拱道,10个刻有精美花卉浮雕的汉白玉券门。券门四通八达,前后左右可运兵自如。

  库房楼,坐落在沙岭口和砖垛口这两个重要关口之间的险要山峰上,是一座在军事设施上很有代表性的敌楼。在楼内侧不远的平台上,有一间大约30平方米的库房,用来储存兵器和粮草,因此,得名库房楼。库房楼构思别出心裁,布局合理,紧靠外侧的楼脚下,有一个一人高的圆形战台,战台外40米的半山腰上,有一道石砌的战壕。在通往敌楼的通道上,筑有一道道障墙。障墙上有瞭望孔和箭孔,即使敌人攻上来,也可凭借障墙,居高临下,阻击敌人。即或城墙失陷,仍可据障墙、敌台固守。此外,在库房楼前大约200米的两个山头上,各建一座烽火台,可以及时观察远方的敌情。真是敌台相望,道道设险,层层设防,步步为营,能攻能守,坚不可摧。像这样设计周密、保存完好的古代军事建筑,实不多见。

  大、小金山楼,是金山岭长城的又一名楼。小金山楼的小券门相当隐蔽,建在敌楼一侧的半楼间,下面是90度的峭壁,如果敌兵进犯,一定陷入迷魂阵,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大金山楼建筑独具一格,楼上层仿木质的小铺房,它的椽、檩、檐,都用青砖磨制而成,给人精巧、细腻之感,看上去像木制品,实际是砖制的。相传大、小金山楼是戚继光调任北方蓟州总兵时,由其带来的3000名江苏兵修建的,借用江苏镇江的大、小金山岛命名,寄托对江南故乡的眷恋。

  在金山岭最高处,耸立着插入云端的望京楼,登楼远眺,晨曦中能望见北京城的轮廓,夜幕中可见到北京的点点灯火。环顾四周,东面雾灵山隐约可见,西面卧虎岭威风屹立,南面密云水库波光粼粼,北面山涛林海,众峰挺秀,气象浩瀚。真是景色迷人,美不胜收。

  金山岭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并未失去生命力。现在,经过大规模修复的这条古老的东方巨龙,以更雄伟的新姿,腾飞在华夏大地。

    文化部世界遗产处副处长刘华斌在金山岭长城管理处,还向参加考察的委员们介绍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河北省文物局的长城专家孟琦介绍了河北省长城的普查情况。承德市文物局的领导、金山岭长城管理处的张惠东处长亲自带队,徒步攀登考察了雄伟壮观的金山岭长城。

   看着长城,想着灾区。别有一种作为华夏儿女的信心。

   委员们表示,回去一定再为地震灾区做最大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