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音歌唱家——马梅印象》
黄胜友
(10月21日,我隆重介绍了中国三大女高音之首——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幺红。今天我再隆重介绍另一位熟悉的朋友,中国三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的——马梅。)
2001年6月,北京紫禁城。
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及卡雷拉斯站在了中国的舞台上。一曲《饮酒歌》毕,在潮水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中国的女歌唱家马梅和三大男高音一同谢幕,她的脸上洋溢着中国人的自信和自豪。
在世界三大男高音中国之行后,被大师们指定同台演出的马梅开始被称为“中国三大女高音”之一。这个中央音乐学院走出来的高才生先后在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比赛、马赛国际歌剧比赛和朝鲜平壤国际艺术节获奖,1997年又在第20届美国迈阿密国际声乐大奖赛上获得第一名,摘取比赛的最高奖——朱蒂乔治大奖,成为赛事举办四十年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
2002年2月,维也纳。
在这个有着“音乐之都”美誉的圣地,马梅再现了《蝴蝶夫人》的凄美绝唱,她的演唱如泣如诉,“金色大厅”里的观众如痴如醉,音乐之都就这样被征服。
2005年4月29日。北京音乐厅。
马梅的独唱音乐会成功举行,赞誉铺天盖地。这也是中央歌剧院首次为旗下的歌唱家组织个人演唱会。马梅说,这是对她二十余年艺术生涯的阶段性总结,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对她辞世一周年的母亲的怀念和告慰。
马梅的歌唱能力真实过硬,演唱技巧精细多变,声音明亮华贵,曾荣获第
20届美国迈阿密国际声乐大奖赛第一名,与意大利歌唱家马丁"努奇(Martin
Nucci)共同主演了《图兰多》,在紫禁城与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及卡雷拉斯同台演唱。
马梅多次在中外舞台上主演了《图兰多》中的柳儿,《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波西米亚人》中的咪咪,《奥塞罗》中的苔丝蒂蒙娜,《花花女》中的维奥列塔,《奥涅金》中的塔基亚娜,《卡门》中的米开拉,《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夫人,以及中国歌剧《马可"波罗》中的女主角索伦。

女高音歌唱家——马梅

《我爱你中国》

自信来自自身的实力

花好象是我送的

唱的不是茉莉花

性格开朗幽默
客串小魔术

大家敬重的朋友

高亢的歌喉。来自天分

与著名高音金声演唱〈祝酒歌〉

女高和男高。二高。

和舞蹈家王文莉、儿艺团委韩冰书记

与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歌手张蕾
马梅13岁便被安徽省艺术学校破格录取,开始学的是二胡专业。那时候她就特别喜欢唱歌,走路的时候唱,打球的时候唱,洗衣服的时候也唱。艺校新分来的一位王老师就住在马梅隔壁的单身宿舍,一次偶然听见了马梅在洗衣服时唱歌,觉得这个小女孩这么好的条件不学声乐很可惜,就和学校商量让马梅转读声乐。学校没有同意,王老师就索性自己教马梅学声乐。这时距离马梅毕业还有三个月。
毕业时,而只学了三个月声乐的马梅,却去淮南歌舞团唱歌了。提起这段经历,马梅至今还会开怀大笑,感叹自己的好运。
在歌舞团呆到18岁的时候,老团长对马梅说,如果想提高,就必须去深造,去北京深造。那个时候中央音乐学院一年只招几个人,除了专业课,还要考文化课。不服输的马梅选择了对自己的最大挑战。一年多的时间,她一个人在北京,一边补习文化课,一边练专业功夫。一年中搬了八次家,没有钢琴,就自己买了个音笛,坐公共汽车去景山,花几分钱买张门票,到山里面找个没人的地方练声。一年多的时间转瞬即逝,考试结果出来后,马梅的专业课成绩名列第一。
命运总是会和人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马梅的专业课出类拔萃,但政治成绩却差了一分半,按照音乐学院的规定,是不能录取的。马梅觉得没希望了,回到住的地方哭了起来。同屋一位也考音乐学院的东北女孩鼓励她说:不能认命,要去文化部找领导。于是两个大胆的女孩找到文化部教育司。教育司的副司长派人查了卷子,发现马梅的专业课确实是第一名,就帮她想办法。教育司的一位阿姨告诉马梅,如果她曾经获得过市级以上的奖励,就能加分。马梅想起自己前一年获得了“淮南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就立刻打电话回淮南歌舞团。团里马上找人撬开她的箱子取出奖励证书,又托铁路上的熟人连夜带到北京。音乐学院看到证书,立刻给马梅加了10分。马梅毫无争议地被录取了。
在艺术生涯中碰到了这么多好人,马梅觉得很幸运,她说自己是“傻人有傻福”。也正因为如此,她在大学里格外用功,每年都是第一名。她说:“最起码我要对得起这些帮助过我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2006年8月,文化部青联去辽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慰问演出,我与歌唱家马梅等艺术家同坐一台大巴。这样有缘和歌唱家近距离的接触了解这个性格开朗、幽默、和善的艺术家。在车上,她讲的幽默的段子高雅,包袱出的恰到火候。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晚会结束压轴戏,是女高音歌唱家引航高歌的《我爱你中国》,这首经典的歌曲,让那晚的观众兴奋无比,更给我留下绝佳印象。以后又有机会多次与这位文化部青联的副主席一同参加各项活动,大家都留下深刻印象。
马梅现兼任上海歌剧院客座女高音、安徽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文化部青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