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黄胜友

(2007-10-27 21:27:27)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职场/励志

零距离

走近

嫦娥一号卫星

地面应用系统

控制中心

城市印象: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
 
黄胜友
 

 

    中国首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是目前国内外所有舆论的焦点。刚刚在今天(10月27日)下午,应邀参加中华全国青联委员走进中科院活动。非常荣幸的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心,并且亲耳聆听了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心科学家的讲解。

 

   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研制。 地面应用系统由五大分系统组成,包括基于云南昆明和北京密云两个地面站建立的数据接收分系统、运行管理分系统、数据预处理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科学应用与研究分系统。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跨学科工作能力。

 

    目前,地面应用系统的工作人员来自天体化学、无线电、通信、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计算机、天文技术与方法、遥感科学等学科领域。他们根据研究方向和应用方向,开展绕月探测、陨石研究以及与月球和空间科学相关的研究。

   在国家天文台主楼一层的运控大厅,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指挥调度、运行控制与管理以及卫星有效载荷(科学探测仪器)的数据监视、地面应用系统运行状态和设备状态的监视。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中国首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共分为五个系统:

 

1、发射场系统

  “嫦娥一号”卫星选择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经过20年的建设,已成为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它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至今,这个中心共将10多颗国外商业卫星成功地送入了太空。 

  2、卫星系统

  “嫦娥一号”卫星选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并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其外形与东方红三号卫星相似,卫星本体为一个2.22米×1.72米×2.2米的六面体,两侧各装有一个大型展开式太阳电池翼,当两侧太阳翼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可以达到18米,重量为2350千克,设计工作寿命为一年,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高的极月圆轨道上。 

  3、运载火箭系统

 2007年,我国的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携带着“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克服地球引力的束缚,把“嫦娥一号”卫星送入月球轨道。长征三号甲(CZ-3A)运载火箭是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体,历时8年研制的三级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它全长52.52米,一、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3米,整流罩直径3.35米。 

4、地面应用系统  

  地面应用系统的核心任务是进行数据的处理,并最终完成绕月探测工程既定科学目标所规定的任务。地面应用系统由五个分系统组成,即运行管理分系统、数据接收分系统、数据预处理分系统、科学研究与应用分系统和数据管理分系统。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总部设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5、测控系统

 测控系统是绕月探测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运载火箭发射和“嫦娥一号”卫星整个飞行任务期间的轨道测量、遥测监视、遥控操作和飞行控制,以及“嫦娥一号”卫星探测应用期间任务计划的实施与操作管理,并通过高精度的测定轨为地面应用系统科学探测数据的处理提供轨道数据保障。

 

   我们今天参观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心,主要负责4、5个系统的工作。通过科学家的介绍,了解到;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卫星的有效载荷数据通过地面站接收下来后,由数据接收分系统进行接收,通过通信电路传到国家天文台地面应用系统总部进行处理,运控大厅负责监视数据处理的整个流程。科学数据经过预处理后,生成三级产品,供科学应用与研究分系统进行分析,实现既定科学目标。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前半年的时间内,地面应用系统运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要进行4小时至12小时的系统演练和试运行。发射成功后,工作人员将按照嫦娥一号卫星的轨道预报安排每天的工作时间。

   全国青联秘书处的领导、以及全国青联、国家机关青联、北京市青联近百名委员参加了今天的活动。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中国复兴的标志性工程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位于奥运村附近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时间是今天下午16点30分27秒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一楼监控中心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监控嫦娥一号卫星系统运行工作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采集,分析嫦娥一号卫星运行数据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年轻的科学工作者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模拟运行图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北京的天眼和昆明的天眼(接受天线适时工作直播)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不可以跨过去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微机在工作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精确数据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设备演示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我与联合证券盛锡太总裁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控制中心》图片记实 <wbr>黄胜友

国家天文台门前的标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