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象:北京城里好玩的地方多,这篇文章,我再带你去读书人的圣地;北京的国子监和孔庙看看,加深一下对北京的印象和我的好感.
读书人的圣地国子监与孔庙
黄胜友
今年7月1日下午,黄鑫说要去国子监和孔庙看看.去年去过一次,觉得应该大修完毕了,加上黄鑫要考试,要再去朝拜朝拜.同时也再表示一下对学习的虔诚和对孔圣人的尊重.
北二环雍和宫桥下右转南行,到雍和宫西门再右拐,在一个高大辉煌的牌楼下街口,就是国子监街.国子监与孔庙就在胡同的二三百米处.
国子监与孔庙相连,也是以前的首都博物馆和首都图书馆所在地。以前是两个单位,分别售票。现在,在国子监门口买票,然后有一侧门---从持敬门穿过,可进入孔庙。
进入国子监门口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牌坊,上书有“学海节观”四个大字,据介绍说是是北京市内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设立的牌坊。门口左侧还有两个展厅,虽然其目的是为了销售商品,但从她们的介绍也了解了些故事。有一幅乾隆做的“寿”,既是字,又是画,用龙、凤、鹤等吉祥物构成了一个“寿”字,作为给老人的礼物非常不错.还有许多关于国子监与孔庙古典书籍.
这里有个琉球学馆景点.是专为琉球(早先为日本冲绳县,是中国的册封国)留学生所建,除此之外,还有暹罗(泰国)等亚洲国家的留学生来此学习。由此可窥见古代中国曾有过的繁荣,以及日本人的好学之心。

正在维修的"北京六大宫殿"--辟雍

枝繁叶茂的宫殿

"琉球学馆"就是琉球来的留学生学习的地方
去年我们来的时候,我特别留意观看的反倒是那些“许愿牌”,许多希望考好成绩、金榜题名的人在一个长方形的红漆小木牌上写下自己的愿望,再用上面的绳子挂在通往辟雍的石桥上。
有希望考上北大、清华、北外、中央美院;还有艺术院校的美女也留下不少许愿牌,并且写着自己的名字,我还想解下几个珍藏起来,看以后谁是大明星了,也是个"珍贵"文物呀,又怕影响人家的前途,也就想想而已.有的希望考上一类本科;希望独占鳌头什么的.(在桥头处,有一个鳌头,当时我还摸摸头,图个喜庆);各种各样的考试许愿,这里都有,都是那些为了前途的莘莘学子们.
这次由于适逢修葺,有些地方围挡起来了,来的游客和我们,也只能看看外貌了,没有挂许愿牌的地方了.去年记得还有历代状元展览,我还看了好一顿时间.

孔老夫护佑之下,一定能够学习向上.

一个女孩在认真投入的寻找自己的祖先.
从持敬门进入孔庙,首先看到是一颗名为“柏上桑”,里面还有一段故事:相传此柏树种植于元代,后枯死,树心成粉状。飞鸟衔桑树的种子于树上,后来竟从柏树中间长出了一棵桑树。大成殿前的右侧有棵触奸柏,传说明代奸臣严嵩被这棵古柏掀掉了乌纱帽,从此倒霉.
在孔老夫子面前,读书人一定要鞠躬朝拜,这次我们带来的香都敬献给孔老夫子了.
在孔庙的前院,矗立着几百块石碑,这些便是千百年来,无数读书人希望能够有朝一日刻上自己名字的地方。在售票处买了一本介绍石碑的书籍,知道这些石碑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分量。直到如今,还有些当年进士的后裔来此寻根问祖,仔细的查询当年祖先的名字。当年能够刻在这些石碑的人,都是光宗耀祖的进士,这比起今日跨过高考独木桥,进入重点名校不知要难上多少倍。科举制度在古代,是个相对公平的选拔渠道,但是能够鲤鱼跳龙门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多数人都为着那些对社会发展用处甚微的八股文耗费了整个的青春.
由于时间久远,加上风雨磨砺.许多石碑上的字已经难以辨识,但是碑底的小石板的文字,让人了解了这背后的故事。不少名动一时的人物,例如,严嵩、于谦、刘庸、林则徐、曾国藩等都有介绍。
在孔庙的后面,还有一个珍贵的景点,你一定要前去看看,在一个特殊的大棚里,陈列着十三经石碑,十分的珍贵.
我和黄鑫在这里也找到几位黄姓的状元和进士.也好似高兴.也许在这里你也可以找到你的祖上的名字.有空还是来这里看看吧.要是你请我做导游,门票你出.要是我请你,或者给我这篇文章评论,门票我就出了,在加上一顿雍和宫的全素宴!如何?我请你的依据,评论栏里,你的名字.呵呵.

孔庙后院有个珍贵的地方.

十分珍贵的十三经石碑
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
辟雍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是北京“六大宫殿”之一。
孔庙是皇帝举行国家祀孔典礼的场所,与国子监构成“左庙右学”的建制。位于北京安定门内的孔庙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占地二万平方米,院内有198座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院内还有14座明、清两代碑亭。
另外还有十三经石碑。
2007年9月21日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