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友
二十年前(八十年代初期),爱好文学年轻人热终于创办文学社,诗社.
业余时间,朋友们相聚,带着自己稚嫩作品,相互交流创作体会,把作品集结成册.内部散发,也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活动.
那个年代的民间活动,要比现在的文学青年活跃.黑龙江也是一片文学的热土.
我在尚志市亚布力地区,和几个朋友创办的是"北方文友学社",媒介是一张大开八个版的印刷精美的小报,在黑龙江民间文学界内,也有一定的影响.起码我们的报纸是铅印的,比那些刻板油印的怎么也有文字变成铅字的感觉呀.所以"北方文友学社"积聚了很多天南海北文学爱好者.
中岛和甲胄二位诗友在宝清县也创办了文学社和诗社,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甲胄在宝清县的七星泡镇文化站做的有声有色,中岛在县城里搞的热火朝天.
可以说,有了那个年代的深深的文化积累,对如今仍然活跃于诗坛的中岛和因为写诗歌而改变命运的甲胄二位诗兄,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我的文学功底和文字表达能力也和那个年代的相互学习有很大关系.尽管我没有从事与文学和新闻有关的事业,但是我的业余生活,只要是和文化有关,我都会积极参加.
后来,大家都为了更好的发展和生活,不管是无奈还是刻意.都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和中岛同时在哈尔滨学习,乃至后来在北京又时不时的相聚,结下友情也与诗歌有很大的情节.
因为诗歌,我们有深深的友情.
甲胄兄是在有了博客后,才联系上的.之前,在黑龙江省委工作的挚友扬川庆,每次来北京也都会提起这个豪爽的诗歌汉子,说他发展的非常不错,现在是双鸭山市政协副主席,双鸭山文联主席.也是因为诗歌的缘故吧,让他有不错的今天事业.
几天前,在我的博客上看到有甲胄的留言,打开看后,知道他来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难得的在北京相聚.于是约上他的同乡中岛,我俩驱车来到魏公村附近那个非常著名的蒙古图图餐厅.
因为开车的缘故,我没有喝酒.但是这俩位诗兄,叙旧间,已经兴奋的把一瓶宁城老窖给喝干了!!!真是应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这句话了.
他俩脸红红的,是因为好酒;
我心热热的,是因为浓浓的奶茶.
我总说,有缘分总能相聚!
相聚总是一首美丽的歌!
希望有缘分的朋友,总有缘分相聚.
(中岛,甲胄,我)于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