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俄罗斯三百年油画展

(2006-05-29 16:16:21)

中央国家机关青联观看俄罗斯油画艺术展

               黄胜友

 

   三月末,初春时节,中国美术馆“俄罗斯艺术300年——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珍品展”暨“开放的俄罗斯”艺术展迎来了中央国家机关青联文艺界别组的委员们。此次展览共展出110幅作品,既表现出俄罗斯优美的自然环境又代表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深厚积累,全部由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提供。

    鲍罗维科夫斯基、克拉姆斯科依、列宾、希施金、列维坦……这些在俄罗斯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响亮的名字,随着“俄罗斯年”来到了北京。

    作为“俄罗斯年”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中国文化部和俄罗斯联邦文化电影署共同主办的“俄罗斯艺术300年——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珍品展”于3月22日至5月1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为了让青联委员们亲身深刻体验俄罗斯油画艺术,文艺界别组的景小勇同志亲自联系落实这次参观活动。刘涛主席、秘书处的李丹、钟发亮同志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亲自赶来参观这次近年来,在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俄罗斯油画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美术理论家范迪安亲自向参观的全体委员们介绍“俄罗斯艺术300年珍品展”所展出的著名的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提供的110幅油画作品。委员们欣赏到了18世纪俄罗斯肖像画盛行时期绘画大师炉火纯青的技巧以及细微的洞察力。鲍罗维科夫斯基1798年创作的《乔姆金娜肖像》,就以柔和的色彩表现出上层贵族妇女娴静柔美的内在气质,展现出俄罗斯学院派的精湛手笔。据了解,这幅画的保险金额高达300万美元,成为本次画展单幅作品保价最高的作品。

 此外,占有俄罗斯绘画史上最辉煌的一页的“巡回展览画派”也在画展中露面。卓越的肖像画家列宾创作的《女演员斯特列彼托娃演出叶丽扎维塔角色》、风景画代表人物希施金创作的《橡树林边》、批判现实主义奠基者彼罗夫的《睡觉的孩子》等,都以朴素的笔调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

    据范迪安馆长介绍,本次展览是近年来俄罗斯油画到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展览。

    为了营造出展览的经典文化气氛,中国美术馆专门将展厅进行了特别设计,红色的墙壁回环四周,黄色的灯光柔和地打在经典的油画上,青联委员们如同漫步在莫斯科红场老街的博物馆,在欣赏经典艺术的过程中感受俄罗斯文化的韵味。

    文化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国家机关青联常委,文艺界别组组长安令裕说:俄罗斯在中国举办画展与其他欧美国家举办画展有很大不同。因为,上个世纪50年代前苏联对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每个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都或多或少有着“俄罗斯情结”。刘涛主席说:他上学时看的第一本外国小说是《青年近卫军》,高尔基的三部曲影响着一代人。保尔、柯察金是哪个时代所有学生心中的偶像。

    不仅老一代人对俄罗斯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就是青年一代也有着“隔代的俄罗斯”情结。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的青联委员、《中华文化画报》副总编、青年书法、书画家扬涛看了展览后说,他跟俄罗斯的油画就像“知音一样”。“俄罗斯的油画特别有生气,尤其是画面的斑驳感,充分发挥了油画的特性,让人感觉十分丰满。此外,俄罗斯油画的写实主义也让人感觉十分鲜活。”

    在哈尔滨长大的青年歌手、青联委员冯小泉更是吃着“马迭尔”(莫斯科餐厅)的蛋糕长大的,“那时候,父母们那一代人整天听着、唱着《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看着苏联电影成长。自称俄罗斯迷的黄胜友说,看了俄罗斯油画展,有着说不出的亲切感。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艺术总监,青年舞蹈家邰丽华,中国广播说唱团青年歌手朱砂,中国歌舞团青年舞蹈家王文莉,青年歌手湘女,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副主任王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宁等,及文化部青年联合会的部分委员也应邀参观了展览.

 

(稿子写完多时了,一直等照片出来,可是我的电脑还是贴不上照片,先登出来吧,已经是旧闻了,呵呵.原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哈尔滨印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