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我的微博]
去逛天坛那天发现了这家饭店,早就知道它的名气,在南城尤其出名,不只一次听人说在南门涮肉开怀大吃。这家南门涮肉就在天坛南门口,不知是不是因为开在天坛南门就叫了这个名字,它在北京有好几家分店。店铺门面普通,不免俗的挂着大红灯笼,牌匾黄底绿字极简单。饭店开在著名旅游景点门口,如果我是个外地旅客准以为这里是宰客的黑店,这是思维惯性,一般开在景点附近的饭店特点就是价格高质量差。但,南门涮肉截然相反。

从天坛出来不到4点钟,冬天的小风呼呼的吹啊,下一站是晚上7点半的德云社,我跟菠菜还有3个小时可以挥霍。本来肚子不饿,但为了避寒和消磨时间更不能放过近在咫尺的南门涮肉。
走到门口菠菜迟疑着说:这个时间不会不营业吧,有人吃吗?很快否定了这个疑问,一进门服务员说请排队,桌子还没收拾出来。我一看不可能啊,上座率也就30%还有大量空座位,不知道她是想营造等位的假象还是另有原因。不管她,我一转身就自己找座位去了,这个开门迎客的服务员实在不让人痛快。
从坐定之后不好的感觉就逐渐好转,前来点菜的服务员态度很好,耐心介绍菜品,问她的问题都细心解答,还主动提醒我们点的东西够吃了。这里的菜价格实惠,菜量很大,比吃小火锅好太多。
锅子是传统的铜锅,下面烧着煤气,如果是炭火的就更好了。

靠墙摆着很多铜锅,锅上的大圆环让我觉得透着贵族气息,就像紫禁城里大个的门环。
菜谱古朴,青花瓷花纹,四个大字写在一个宝瓶当中。

四处看看,这里装修过时了,柱子上挂着大绒锦旗,像小时候国企体制下的饭店。但这丝毫不影响食物的好味道。

墙上有板报,员工天地、共青园园地、光荣榜,这些都很怀旧。突然想到小时候,学样板报上我名字后面的小红花总是很稀疏。

给我点菜的大姐榜上有名,我证明她的服务真的不错。

点了份经典的四鲜组合,有两种牛肉两种羊肉,似乎是:手切羊肉、羔羊肉、牛腱肉、牛上脑。精美吧!
味道也好,写博客时我又想吃了。

人家的小料是秘制的,我只能看出来上面有:腐乳汁、耗油、韭菜花。
还赠送了三份小菜,水煮花生米、糖蒜、泡菜。

小料里加点辣椒油,美极了

就等着水开了。这时一看四周位置基本都满了,你看外面的天还是大亮呢。

开始涮肉了~~~热气腾腾的。

点了清汤锅,肉好就要涮清汤锅,才能吃出肉的原味。

点了一份双拼,豆皮+海带,量真足。价格也不过小火锅的价格。

海带很鲜美。

豆腐好像是锅底送的,我们其实没点什么,锅底自带的东西不少。

这肉多好,再来一张。

用筷子夹着肉涮,变色了就吃,时间长了就老了。

裹上麻酱的肉,你说老北京人咋这么会吃呢。

饮料点了热的生姜可乐,暖身啊。这大冷天的,吃涮肉喝这个。健康吧。

青菜一定要点,这是一份青菜拼盘。量足吧。

粉丝也是锅底送的。

我正好挨着这个小房子,里面是蔬菜的消毒室。一查资料,早在2004年,南门涮肉花费了数万元引进整套果蔬农药化肥降解设备,并将其设在总店大厅一角的玻璃屋内,名为“蔬菜氧化清洁房”,所有的蔬菜在上桌前,都要到这儿来降解一下,达到绿色健康的食用标准后,才可安心给顾客吃。
这一餐吃的真舒服,以至于再不想吃小火锅了,同样的价钱天地差别的品质,我建议南城的朋友们吃火锅首选这里吧。
4点半左右这里已经开始排号了,到我们结账离开,等位的人已经排了长队在屋外冷风里等待,大家宁愿挨冻也想吃上这一口。我炫耀自己的决策英明,早早来,早早吃,现在暖暖的去德云社听相声去了。
点击图片看看其它美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