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英国,还在哪些方面影响世界?

标签:
英国首相美国总统精神领袖杂谈 |
回顾欧美发展史,尽管美国后来居上,走在英国前头,美国与英国做派有些不同,但就文明体系而言,美英始终处在同一个体系,两国文明的差别,只是改善与否的不同,并非“冰炭不同炉”的本质不同。学生没有背叛老师的教义大纲,老师没有失去“原教旨”的魅力,她只是年老体衰,但精神领袖还当得。
西方精神领袖——这是目前“欧洲中等国家”英国的一个比较准确定位。
这一点英国政治家们并不否认。驰骋20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自豪地说——在我一生中,我们所有的问题均来自欧洲大陆,而所有的解决办法都来自英语国家。
为了实现精神联系的价值,现代英国首相,无论是什么国际问题上,都坚定与美国总统站在一起。乃至有人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就是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国务卿。但实际上,在一些路线上,说不清英国首相跟随美国总统,还是美国总统呼应英国首相。就拿伊拉克战争问题来说,表面上取决于布什总统,而实质上决断于布莱尔首相。当时很多欧盟国家犹豫退缩,而布莱尔领导的英国没有丝毫退缩,一直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并提出“生化武器说”——萨达姆是对中东地区的一大安全威胁,伊拉克拥有生化武器,并能在45分钟内发射。从而最终让美国下定决心,发动伊拉克战争,拔掉了萨达姆这根钉子。
接任布莱尔的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对美关系也同出一辙。卡梅伦认为,虽然英国已经不是19世纪那个“世界老总”,但是仍有一些“独特的资产”。
卡梅伦对英美“共管世界”关系颇为自信:
“似乎没有哪个国际同盟关系像英美这样受到强烈关注,英国人看起来总是不停地盯着特殊关系的健康情况,不断测量温度看其是否一切正常,不断查看脉搏看其是否会继续生存下去。我从来都不理解这种焦虑。”
美国总统奥巴马如是回应:
“就像我告诉首相先生的那样,美国没有比英国更密切的朋友和盟国了。我重申对两国间特殊关系的承诺,这种关系经历了几代人、跨越了政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