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朱元璋小脚太监 |
分类: 电视系列1《大明才子解缙》 |
现在人们探讨华夏文明衰落,中国与西方拉开差距,一般大多指向19世纪晚清时期。然而,如果你发现一个大厦将倾,那首先不是居住者的事,而是建筑者的事。
都说华夏文明毁于满清之手,我以为那只是雪上加霜。清朝统治者比明朝没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证明明朝就是进步的。有人拿清朝和明朝相比,认为明朝比清朝文明程度高一些,但我却认为这种比较意义不大。汉承秦制,清承明制,从政体到政教,清朝是明朝的加强版,除了统治者的变化与民族压迫,从文明的本质而言,明清两代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这就是明朝官员大脑常态。
如果给大明王朝总结国家性格,两个字再贴切不过:保守。
明中国中后期,封建官僚制度的两大不治之症愈演愈烈。哪两大不治之症?那就是:“守旧”与“腐败”。
明朝政府官员效率低下,学界除了复写四书五经外,很难接受任何新的东西。
在朝的保守,在野的也不开明。明朝的造反者李自成、张献忠,其政治素养不及隋唐十八路反王,其政治诉求甚至不抵宋朝的钟相杨幺,钟相杨幺尚能喊出“能贵贱均贫富”这样彪炳史册的口号,而李自成、张献忠却只能喊出粗鄙口号“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重复的是强盗逻辑。他们反抗统治者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成为统治者,他们从来都不是为新世界而战,因为他们没有政治信仰,亦无政治制度更新之想象力,不过是“权力的击鼓传花游戏”。如此,即便他们坐稳了皇位,百姓还是摆脱不了受奴役的命运,甚至要面临着一个更糟糕的强盗世界。整个民族陷入内耗、退化的深渊而在劫难逃。
这句话说明,明朝是个虚伪而腐败的世道,而这个世道无疑是太祖朱元璋奠定。明朝以后,清兵入关,中国近代百年耻辱,都与朱元璋所奠定“小脚世界”及“太监盛世”有关,可以说,中国与西方拉开距离,始作俑者就把皇权推上顶峰的朱元璋。他的皇权更集中了,但华夏文明和整个中国却失去了活力,集体向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