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阴阳两相隔,父子别三年

(2013-11-26 16:22:33)
标签:

祭父

三周年

 

              阴阳两相隔,父子别三年

 

     2013年11月23日清晨,带着儿子定制的思念卡和鲜花,携妻驱车赴故乡库伦旗,与大姐大哥老姐三车汇集于风雪山公墓,祭奠老父。

     老父一晃已逝去三年,按照中国传统说法,三周年标志儿女守孝期结束。 

    上溯百年,父母双亲一方离世。儿女要辞去一切公职,回乡守孝三年,这三年间,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此谓“丁忧”,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制度。

    虽然现代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支离破碎,所谓守孝没个统一说法,但在家乡,一旦至亲去世,“三年不贴对联、不放鞭炮”已成为惯例普遍得到大多家庭遵守。

    什么是该继承的文化精华、什么是该摒弃的文化垃圾,迄今在内地中国也未完全定数。好在如我们这般人到中年的子女,尚可自悟与自律。尽可能地有甄别地一边沿袭着传统,一边移风易俗——以向遗体告别、追悼会取代传统出殡、以“扫墓取代上坟、献花取代烧纸、诵读思念卡取代叫魂”。 

   记得去年1月,马英九在连任台湾总统之后的翌日,即携全家族祭父,并在父亲的陵墓前书写“振兴中国、走向大同”的祭文。这不是炫耀,而是英儿告慰父辈祖辈在天之灵:夙愿得偿。传统和现代相得益彰的孝祭奠文化,完全可以如此这般地温馨而不俗气表现得体。 

   无论是心理说还是生理说,最成功父子往往是传承型——“青出于蓝胜于蓝”。台湾的蒋家和马家均为典范。父亲的家教和启蒙令儿子受益终生,父亲的一些未了心愿儿子来继承完成。由是念及老父,最难忘的是对儿时我的理想寄语,那些“劳心者”孟子语录和《连环画报》,和老父的音容笑貌一起,永驻我的人生灯塔里……

     

附:祭父三周年文

 

           阴阳两相隔,父子别三年;

           父在天国栖,儿在世间潜。

           苍天魂所佑,龙马跃檀溪;

           待到功成日,壮哉告天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