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天一的堕落如“八旗子弟”般不可避免

(2013-07-12 06:44:25)
标签:

李天一

犬子群

      李天一的堕落如“八旗子弟”般不可避免

 

 在关于李天一案的评论中,不少人认为,这个年轻人本是“好苗子”,是被家长毁了,被家庭教育耽误了。本人无意为将军歌手辩护,但却认为,即便是“特权家长”,“把孩子毁了”也未必是他们的意愿。

 那么,李天一的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

  这不由令我想起一个历史人群: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本是名词,前清时代表“荣耀”,晚清时代表“败家子”。  

 关于“八旗子弟”的堕落,后人以为,是王爷们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女,或者国家没有让这帮子弟接受社会兵营锻炼所导致。而我在阅读他们的演变史后认为,关键因素并非如此,他们的堕落不可避免。 

清兵入关,统治中国之后,“八旗子弟”的安置分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兵营,一部分安置社会。走向社会的这批“八旗子弟”因为别无所长,一不务农,二不做工,只是在社会游荡,逐渐“变形”为纸醉金迷的公子哥——持着折扇、提着鸟笼招摇过市,身后簇拥着家丁打手。 

晚清时分,无论是留在兵营里的“八旗后”,还是走向社会的“八旗后”,已经“惟知抽鸦片、提鸟笼”,什么样的丑事都干得出来。 

对于“八旗子弟”的蜕变,国家并非没有察觉。清朝历届领导人都试图挽救“八旗子弟”,他们督促王爷们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并组织了不少“社会锻炼”运动,希望以此来让那帮子弟保持“艰苦朴素、骁勇善战”的作风。 

譬如雍正时期,发布“京旗移垦”政策,组织“京旗移垦”运动,把居住在京城一带的闲散旗人,移往东北从事农业垦殖,自食其力,一是为了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二是为了让这帮子弟经受劳动锻炼。希望重振八旗威风。

然而,总体收效甚微。京城这些子弟们没有几个愿意去,即便去了,也空手而归,继续等着皇家供奉。并非没有家庭教育,也非没有社会实践劳动,但是“八旗子弟”的还是不可避免地堕落了。这是为什么?

 清朝“八旗子弟”间,有句流传几百年的口头禅,即“汉人无累,旗人有累”。所谓“累”者,即“资本、老本”也。意思是“汉人没资本、老本,他们有资本、老本”。

  “八旗子弟”所仰仗的“累”,用现在话言之就是:特权与既得利益。父辈们垄断了社会资源、无需公平竞争、王二代们坐享其成、随心所欲。 

 通读李天一的成长经历,与几百年前的八旗子弟何其相似,他以下等生成绩,却进了顶级校“人大附中”,在这所学校里,他乘坐老师才能坐的电梯。他上课爱接话茬儿,和阻止他玩手机的老师起冲突。经常爆粗口,令班长头痛不已……

本来出过一次事后,打人劳教一年后,收敛了一些,但一回到那个特权环境,老毛病又犯。

唯一例外是他在美国留学经历。在美国校园里,李天一的家庭背景显得不那么特别了。甚至没人关心他的父母是谁。

可惜他受不了“失宠”的生活,从美国退休,又回到“众星捧月”环境中。花天酒地。喝酒行乐又成为常态,夜店去久了,出了“轮奸案”。

可见,与“八旗子弟”这个历史最具代表性的“犬子群”一样,他们的蜕变,其根本由来不是因为王爷们没有教育好他们的子女,而是因为“天然有累”所导致的必然结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