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或许可以成为“全民节日”
今天,能记得是自己节日的记者算是很“主流”了,能记清这是第十几个记者节的记者就更“主流”了,因为人数众多的“非主流记者”,他们并无过此节的“职业条件”。
然而,时代却似乎越来越属于“非主流记者”。加入此群,普通一网民一博主即可为之。微博时代的来临,使此群无穷大,网络媒体也因为他们的增容,接近完成取代“第一强势媒体”电视的位置。
记得美国卡通大片《老鼠总动员》里有句口号,叫“人人皆可烹饪”,而今日世界,是“人人皆可传播”。凡是注册了微博的人,人人皆握有一“通讯社”。发布新闻(或称消息)已不是记者的专利。
本来,记者节是一个“行业节日”。取自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们首创中国记协。于是记者节总能与立冬日赶到一起。今年又是如此。
不过,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今天我已不觉得此节日与这节气纯属巧合,而是琴瑟相合。想当年,记者节刚刚确立时,“无冕之王”一词拥有无限热度,如今一如这节气,已变得冷疏了。记者已非“无冕之王”,因为“王者”肯定不属于大众化人群。在人山人海的“新闻爱好者”群中,职业记者只是显得“规范、合法”些。
然而,人人皆可传播,到处都是“天眼”——这或许是一件好事情。记者节,亦或可以再度热起来,成为“全民节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