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一个栏目的倒掉——我看《实话实说》谢幕

(2009-09-23 19:42:03)
标签:

电视

实话实说

时弊

主持人

崔永元

杂谈


       论一个栏目的倒掉

           ——我看《实话实说》谢幕

 
    “实话实说”终于谢幕了,我替主持人和策划们大大松了一口气,一个“鸡肋”谈话节目,一个名不副实的“没话实说”,勉强支撑了这么多年,该解脱了。

 

   我持续关注它还是5、6年前的事情。之后就许久未看了,未看的原因当然可分主客观两方面。然细究起来,还是下面这条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当一个曾经标志性的谈话栏目毫无生气的时候,作为一个尚有充分选择权的观众,退场便是“投票”的方式之一了……

 

    纵观这类本当最贴近观众的“精神大餐”,有多少已渐成“昨日黄花”?

 

    凡谈话栏目的成功,一在选题,二在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二者缺一不可。“实话实说”前期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靠的就是这两大硬件支撑。选题的力度是吸引观众热情的第一要旨。有力度的选题就离不开“直面现实”以及“直击时弊”。离开了“现实”与“时弊”,空谈“保健”之类无关痛痒的话题,纵然有非凡人格魅力的主持人操作,也难以令听者“思绪沸腾”。

  如果谈话栏目一无力度选题,二无魅力主持人,那么这个栏目“必倒无疑”。因为两大看点都不复存在,还有什么“必看”的价值?  

 

    实话实曾经的辉煌,有一半是崔永元先生以“个人魅力”铸就的。他的冷幽默并非是简单的嘲讽与“涮人”,而是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火花,是学识“底蕴”的厚积薄发,刻意的模仿与临时抱佛脚的噱头无法与其同日而语。 

    当然,同时也应该看到,“实话实说”在完成主持人“交接”之前,就已渐成“明日黄花”。因为选题越来越弱,疲惫的崔永元先生恰似“强弩之末”,整个栏目包括崔先生本人,硬撑下去,其“剩余价值”已时日不多。这一次“彻底谢幕”应该算是迟划的句号。

 

    同时,这不啻于向转制与改革中的所有媒体发出警报:

   不要陷入“不改不行,越改越糟”的怪圈,不要单在版式与面孔上空作文章。令人耳目一新的改革,不是因为你注了多少水,而是在于你换了几副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