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本人的信仰里并无基督,却不禁被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圣诞节所一度感染,之后,亦生“求变中国新民俗”的呐喊——
感受圣诞
我为只剩空壳的春节长啸!
平安夜前夕,收到前辈苏中杰兄发自大连的“动感圣诞卡”,丰富的内容,绚丽的表现,那卡真是美极啦!
虽然本人的信仰里并无基督,但是我却不禁被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圣诞节所一度感染,之后,徒生自怜。
这自怜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本民族,为我们只剩空壳的春节发出仰天长啸!
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圣诞帽……洋节似一种文化的万花筒。而我们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呢,谁还讲得清春节文化的内涵?谁还可遵循得到春节所行仪式?
如今过年时连春联都是现成的,传统节日失魂落魄、表现手段贫乏得无所适从!
那台单一的春晚办到穷途末路时,我们为什么还要“必看”不可呢?——就是因为我们的春节没内容!我们没有“新民俗”。
至今为止,我们在欢度除夕之夜时,除了围坐一团看“春节晚会”就再也找不到旗鼓相当的传统节日文化的“替代品”。
传统节日文化在今日中国为什么已经说不清了?近邻日韩为什么没有丢掉自己的风俗和传统节日?现代化的日本为什么恰恰是保存这类传统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日语里有一词曰“行事”,即风俗节日之意,日本人在“行事”里不仅休假,而且非常讲究古文化,尽情挥洒古风古韵。
而我们甚至忘了传统节日、婚礼还有什么讲究,忘了传统服装是什么样子。惟一的“旗袍”,还是满清时代的产物,姑且视之为“传统服装”,就这个悠悠五千年的古国而言,也实在牵强得很。我们的现代婚礼,异化得已令人惨不忍睹,无丝毫的“古朴礼仪”可言。难怪,当代中国时尚男女,不知“七夕”为何日,只知在欧美“情人节”里起一起哄!
一个力求民族振兴的大国,直面的却是一种令人惋惜的文化失落。
中国应当来一场“新民俗”的求变。唤起传统节日文化现代复活。为传统节日增添新的文化内容。内容越丰富,就会让我们的大年过得不寡淡,以免如一个大礼拜般无奇平淡。
回顾世事变迁,深感“新民俗”的到来始于“新生活”的开端。如今超乎想像的“好日子”在一些国人眼里已不是梦,但是“新生活”的真谛殊非“吃”的提高所涵盖,诚如“新民俗”的诞生,如果包杂的竟是死灰复燃的垃圾文化,那么不仅是一个民俗的陷阱,且预示着我们更新的生活远未到来。
由是而论,与其说我们需要“新民俗”的到来,不如说我们期待孕育丰富文化内涵的“新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