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北京人”:北京的负担还是新鲜“血液”?

(2006-08-03 10:10:14)

    

    “亚北京人”:北京的负担还是新鲜“血液”?



    800万融入北京的“外地人”,他们正在或已经成为这个城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故此我们权且称之为“亚北京人”。“亚北京人”是北京的负担还是最新鲜的“血液”、最具活力的象征?——这个问题是北京发展的首要问题。
    “亚北京人”是相对北京的“本地人”而言的。而所谓本地人的概念随着移民城市的加快脚步,除了户籍与口音之外,已经很难清楚界定。但是,还是有些执著者坚定地以“本地人”为自豪。这些人的“自豪感”是与生俱来的,因为离“城”的根部近些,便觉得自己“生得好”。至于他们在“城根”下过得如何,种成过几粒果实,似乎就并不重要。赵大叔曾经说过,“自己一生就靠个笑话活着”——显然是句戏称,但就有一生靠“本地”二字活着的人群,他们只知缩在家里自豪,不知走出去竞争与创造。
  
    众多的媒体评述中,大多充满了对北京的赞美与渴望(渴望北京“开放”),这当然大多还是“本地人”认定的“外地人”发出的声音。
     800万“外地人”,其实是不需要乞盼北京自发“美好”的,因为他们很多人已经或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设在北京的中国中心传媒与IT产业,地产业,建筑业,靠什么“主流人群”来支撑?离开800万“外地人”,北京的建设从技术与劳力上都会萎缩乃至掏空!
    由此可见一个不争的事实:800万融入北京的“外地人”中的精干力量,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北京最新鲜的“血液”,是北京最具活力的象征。离开最新鲜的“血液”,北京将何所依?!
    最具活力的“亚北京人”人群,一定要自信,千万不要因为身边那些“本地人”莫名的“自豪感”而莫名地自卑起来。千万不要自己拿自己当外人!真正而永久的自豪,是必须建立在自由竞争基础之上,“行不行”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口音”。北京是中国的最中心城市,1000万“北京人”与800万“亚北京人”共同拥有一个大北京——这不是乞盼,而是必须的权利、是正在实现的愿景。
    最具活力的“亚北京人”人群,当前最要紧的,是以主人而不是“外人”的身份来讲话。要做到这一点,“亚北京人”必须主动争得参与北京发展的话语权利,需要登上最高代表平台(应该考虑“亚北京人”代表进北京“两会”)来展示,只有最具活力人群的“亚北京人”与“本地人”同场竞争以期双赢,权利才具备了“对等”的含义。让我们进取这一天的到来,让北京每个平台,早日和风细雨,海纳百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