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产应与资本和文化产业融合
(2014-08-07 14:14:25)
标签:
财经房产房地产企业杜猛时评 |
发展文化地产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文化地产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4月25日,由洛阳福温联合置业有限公司举办的CECU中国企业资本联盟首届洛阳论坛上,独立经济学家、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主席杜猛博士提出,发展文化地产,需注意与金融市场相结合,首先解决钱的问题。中国企业资本联盟秘书长刘艳则指出,地产更应该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保持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东方今报记者 寨建雷/文图
企业应该学会使用金融平台
作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的文化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目前全国已有288个地级市以及655个县级市有了振兴地方文化产业的地方法规,显而易见,发展文化产业已成趋势。
文化地产,作为地产行业中的一支新军,正异军突起,不仅受到地产商的青睐,也越来越受到购房者的喜爱。
作为地产项目,投资本来就是以亿元为单位来计算的,文化地产项目在建设中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功能和韵味,则意味着更多的投入。
在当前我国金融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渠道愈发狭窄,开发更有品位的文化地产项目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资金从哪里来?学会将自有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这是独立经济学家、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主席杜猛博士在论坛中给出的一个破题之道。在杜猛看来,地下融资等渠道的高利率并非产业发展的常态化运作模式,高额的利率不仅让企业背负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害了一个企业。
而按照我国目前的金融格局,如果想通过正常的金融市场获得投融资,那么房地产企业一定要学会了解当下的金融格局,将文化地产语言变成金融语言,成为金融市场认可的项目。
杜猛说,其实除了传统的银行业,保险业也是企业的融资渠道,另外,不可忽视投行的力量,这类专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也是一个巨大的融资平台,背后蕴藏着广阔的融资渠道。
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更具融合度
对文化地产的认知与理解是否到位,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的思维是否存在一些误区?中国企业资本联盟秘书长刘艳首先抛出了这个话题。
在她看来,文化与文化产业,文化与文化地产之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存在着必然联系。刘艳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说,那里原本就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前无人问津,在政府的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后,文化产业兴起,投资者纷至沓来。
刘艳还提到另外一个成功的案例,成都的中国博物馆小镇是一个博物馆“扎堆”的地方,也正是因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兴盛,带动了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经济发展。
这两个成功案例中都透露出一点,那就是因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兴盛,才有了文化地产的兴盛,很多地方不缺文化,但缺乏文化产业,因而拖慢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这些成功案例中,刘艳向房地产行业发出提醒,文化地产更应该和文化产业相结合,而非与文化直接结合。
在刘艳看来,文化是十年磨一剑,非静心而不能为,不讲究付出与回报。但是作为一个行业,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比,这个行业不可能持久发展,发展就不具有可持续性,也就意味着这条路并不正确。
相较之下,文化产业既具有系统化,也具有标准化和可持续性,所以地产文化更应该寻求与文化产业的结合,而非直接与文化的融合,显然,这种发展模式更具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