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焦点新视角前瞻论坛: “地王“经济下的2012土地市场 现场实录(二)
标签:
杂谈 |

【杜猛】:王老师是地道的土地方面的经济专家,他谈的两个实际都反映了一个问题,他谈得非常到位。一看就是资深人士,他实际准入的门槛提高了。准入门槛提高了,主流开发商活得非常好,至少活得没有08、09年那么痛苦,第二小企业,中小房地产商没钱,他比过去有钱了,支撑我们门槛升高了。就跟土地财政一样,不是土地财政增幅减弱了,它卖土地收入的土地财政还在增加,是他支出的成本要高于他卖出地的利润,我们地方财政支出,三公费用太高了。现在北京一线城市买地门槛提高了,有几大门槛。第一个门槛楼面价只要在五环以内想找到三万以内,不是光农展馆那个,预计在三万五,你非农展馆你去找,五六环以内三万一平楼面价找一个看一看,没有,压根儿在三四五环以内几乎没地,有地恐怕到四五环去了,相对市区土地资源绝对稀缺。如果楼面价三万五,或者四环以内干到三万以内,拿十万平就是三十个亿,拿二十万不得拿60个亿,你给我看一看主流开发商一次性开60个亿有几个。一旦拿前二十强以外一次性拍20个亿他都紧张,这一定紧张。拍不了,何况中小开发商,肯定不是对手。我过去服务的单位属于这种单位,何况中小,甚至稍微大一点的开发商都这样的。这是第一个门槛,资本门槛就是没钱,没钱是相对的,是因为投资门槛提高了,资本化率高了,杠杆化率高了。现在自有资金达到20%,现在达到50%才能开发项目。杠杆化率在土地上越来越低,2004年以前,杠杆化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没有钱,拿到工程就OK了。因为拿地门槛提高了,相对中小开发商不是钱少了,他成长性很强,但是他跟不上,这是准入的条件,资本门槛增加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准入的条件提高了,你在北京市,你如果拿土地拿住宅,你必须得做经济适用房,你有没有做保障性用房过去做过的历史,给北京市做贡献了。如果没有做贡献,他给你增加10%。也就是他给你一个准入条件,先给北京做了多少,先做了10%,过去做了才有资格,没有做加10%,先给你配套10%保障性用房,把政府责任,北京是全国倒数第一,保障性用房倒数第一城市,它本来是首都。北京这么干,全国城市效仿,把中央问责制变相摊在开发商身上,没有一个准入条件,这个也要命,10%是多少啊?很有压力的。这是准入门槛的提高。
另外税收的、市政配套一级费用的这种改变,这种改变实际上在增,而不是减,特别我们费大于税一倍的,开外的,现在还在向房地产增加,不是在减少。
这三点,一个是准入条件,一个是资本门槛的提高,拿地门槛提高,一个再加上我们税费的增加,税负的增加,没有弹性性的增加,还不像其他边缘地区还有一点弹性,这是没有弹性的增加。就使它逃离北上广,如果不逃离做不了,所以中小企业就在一线地王中就不具备任何竞争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