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猛:2004年“热钱”考验着中国房地产界的“智商”

(2006-01-17 17:32:06)


作者:杜猛    行业类    2004-1-11              

----------------人民币升值利弊要点之我见

2004年“热钱”考验着中国房地产的应变能力!

在“华盛顿共识”、“东京呐喊”和“欧盟欢迎”、八国首脑支持及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我国政府可能在2004年对人民币升值等货币自由化政策水平方面做出反应,带来的后果有……

A) “热钱”效应,推动我国货币政策自由化改革。
B) 通货膨胀压力可能转移到股票、房地产和投资价格上来。
C) 进口大幅增长。
D) 资产泡沫可能形成并向不动产转移。
E) 影响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与浮动。
F) 农副产品竞争力下降。
G) 不动产价格可能下泻。
H) 进一步帮助政府下决心推行房贷限制政策,相关联的45行业受挫。
I) 影响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J) 影响汇率浮动。
K) “热钱”削弱车市与楼市。
L) 国家利益第一、汇率机制优先保护原则出台。
M) 政府将采取措施来“对冲”其负面作用。
N) 减缓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步伐,制造业受到影响。
O) 2008年前房地产的黄金发展期可能被终结。
P) 房价脱离“人民”太远,购买力将会下降,楼市随之下滑。
Q) 原材料行业受到打击。
R) 泡沫接近冰点,房地产全行业降温在即。
S) 给房地产一个“减震期”是必要的,回首与反思IT泡沫时代。
T) 形成你抛(人民币)我就买,谁能来投资的现象。
U) 形成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泡沫。
V) 中国房地产市场“繁荣”背后是“输血——断血”之举。
W) 尘埃落定后的升值对策是“直面面对”货币国际化。
X) 通胀与通缩双刃剑伤击证券业、汽车业和房地产业及制造业。
Y) 升值后的(中国)财富迅速增加,"双面脸"显现。
Z) 历史教训:
    储备用完了就得用真金白银,真金白银用完了,就得用土地“租      界”,美国通过对房地产的贬值实现250日元兑1美元提升到80日
    元兑1美元。

结论:除非中国剩余劳动力得到消化,否则人民币就没有理由升值,过去5年间,中国资本回报率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每1元人民币基础设施投资效果系数持续下降,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投资过分集中于不动产,全民掀起“热炒”房地产的现象。

¥下注中国……
¥下注不动产……


应对国际"热钱"的中国智慧将面临挑战,中国房地产界利用¥半个多世纪升值的机会重塑行业形象,再创产业辉煌,从而获利是明智之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