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一篇论文的命运及其他

(2009-12-10 20:58:33)
标签:

论文

科研

大路话

口水话

独立思考

文化

分类: 瑞雪冰心:评论篇

    不久前,《电视研究》的一个编辑朋友来约稿,希望就《大三峡》写篇文章,写完后发去,给我一个回复:

 

    李教授:

        您好,这篇论文有些像推介文章,不太适合我刊。
        我们《电视研究》毕竟是个理论刊物,还是要有针对性的理性分析,比如我在邮件中担到的这次
    的《大三峡》在表现人文的同时,工程性也把握得很好,在论文中,我就希望您能分析《大三峡》是
    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叙事风格、影像风格等方面做到这种人文的抒情与工程的理性的结合的。又
    如《大三峡》中用到了很多新闻片段,那这些片段在这种纪录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种新闻
    风格的影像与这样一部画面很精致的纪录的整体风格怎样融合的?等等,应该是我没说太清楚。
        很抱歉,让您辛苦了!
                                                         某某
 
    我的答复是(大意):
    小某:
        呵呵,没有关系。完全理解。
        不知您的回复所谈是您的意见还是别人的意见。不过我自己倒认为,我的文章的内涵比您所说要
    深刻得多,而且的确是理论性问题。因为,一是我讨论了电视文献纪录片的标准问题,二是讨论了电
    视纪录片和电影的现实主义问题,三是抨击了当前一些所谓的“伪纪录片”的问题,尤其后两者可能
    会直杵到某些人(尽管我努力写得温和一些但骨子里似乎还是会得罪一些人)。其实我写文章是最不
    愿意说那些大路话的了,论文没有新见解写它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不是你没有说清楚,而是我总想
    写出些与众不同的带有独立思考性质的见解吧……(下略)
 
 
 
    我把这些话写到博客里,是想表明我的一个观念:我做研究,总是希望能对客观事物提出一个具有推进性的认识,而最不愿说那种人云亦云的口水话(“口水话”一语是我的导师钟敬文先生经常批评的),不然,你的研究有什么价值呢?现在的学术垃圾如此之多,不过都是在充斥版面,这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大渠道吧——因为最后只好烧掉或是加碱回炉重造纸浆了事?
    那篇关于《大三峡》的文章(《让世界知道一个真正的中国》)也许就此胎死腹中,不过总是还有博客中的天地可以公诸世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