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最最西南角落,恰像中国的最最西南角落,连绵的高山,深邃的峡谷,密密的植被,优雅的天堂,所以它有一个外号,人称北京的小西藏。它像大西藏那样富饶,也像大西藏那样神秘。他就是北京房山区的蒲洼。
和蒲洼的结缘,始自2007年的春末。蒲洼面积辽阔、人烟稀少、冬季寒冷而炎夏清凉,按GDP计算,当然属于北京的“贫困地区”。为科学、可持续发展,乡里找到他们的共建单位——海军的一家科研部门,而这家科研部门又和我所在的学校是共建单位,于是为寻找一位谙熟民俗,并能够推进文化产业的专家,找到了我。
去年一年,去蒲洼不下十余次考察,而且先后带了三只学生小分队,前后在那里摄影考察了十五天,拍摄了大量风景地貌资料,了解了风土人情,并提出了几项可行的发展规划。
不幸的是,去年底,乡党委副书记、主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老戴,出了车祸,在医院竟住了近八个月,动了三次大手术,现在已经能够架拐走路了,本周日来邀请,和北京九州美术协会的几位画家一起上山。
去的时间仍然匆忙,头天晚上6点钟到,仅看了一下花台的木屋,就天黑了;第二天又去义和的椅子圈看了美术展室,便坐车回城。但今年仅九个月时间,还是有相当变化的。明年可以依据21栋新建的木屋开展落叶松林的森林浴了,花台的承露盘也建了起来——还留下了一段佳话:依我的建议设置仙人承露盘后,今年的雨水格外好,老百姓开始传说仙人承露盘为他们带来了雨水。
乡里的公路修好了,路好走多了。
明年的蒲洼将会有更大的动作,使它成为真正民俗旅游的好去处。
去看看风光吧。去看看民风吧。
欢迎朋友前往北京的小西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