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稚田
李稚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84
  • 关注人气:5,4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苏轼《六月二十七望湖楼下醉书》

(2008-07-14 13:41:41)
标签:

杭州

西湖

望湖楼

大雨

苏轼

文化

分类: 瑞雪冰心:评论篇

    北宋苏东坡有《望湖楼下醉书》七绝一首。原文是: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蒙太奇作品:

    第一句,大雨来临之前,墨云翻滚,压城欲摧,其势汹汹,大团乌云从景深远处向观众迫压而来。

    第二句,大雨瓢泼一样下来,镜头动势从上至下,到画面底框处又跳出船外,横向飞溅。大雨下成白帘一样,与第一句的浑黑色形成鲜明对照。

    第三句,雨中突起狂风,横向刮来,乌云白雨搅成一团,漫天成了灰色。雨仗风势,见隙而进,观众虽在楼内,也会避雨不迭,画面内外,动成一团。

    第四句,风过雨收,云团倏散,一切复归平静,碧水蓝天,混成一色,楼之倒影、柳之倒影、山之倒影、天之倒影,历历在目,心情气爽,欢喜大在。

    动势是远近——上下——左右——闲静;

    色彩是墨黑——耀白——昏灰——澄碧;

    情绪是压抑——紧张——慌乱——舒畅。

    视点是朦胧醉眼,时睁时闭,心中清醒,一场大雨的起承转合,全都看到好处,醉?非醉?真醉?佯醉?写诗如画,绘画如诗,准确,典型,动静,色彩,视觉,听觉,顺序,错综,客观,主观,都在28个字里面了。
          读苏轼《六月二十七望湖楼下醉书》

   

    望湖楼在西湖断桥东侧,又名看经楼、先得楼。登临眺望,一湖胜景皆收眼底。宋代王安石、苏轼等人,都曾有诗咏望湖楼,或咏楼上观景的感受,以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最为有名。近年重建的望湖楼总面积360多平方米,主楼阁望湖楼,以曲廊与辅楼餐秀阁相衔接。望湖楼青瓦屋面,朱色单檐双层歇山顶,整个建筑宏丽古雅。地势较低处植草坪、棕榈、冬青,点缀峰石;地势较高处叠石筑山,使之峰石嵯峨,回栏环绕。登楼凭栏,取山形,临碧波,借摩崖,“天容水色绿净,楼阁镜中悬”,为一处西湖名楼。

          读苏轼《六月二十七望湖楼下醉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