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食疗

(2008-05-24 22:56:17)
标签:

健康

食疗

分类: 瑞雪冰心:评论篇
    1991年前后,应中国商业出版社邀请为他们钩沉中国饮食古籍,我在图书馆爬罗剔抉,找到了这方面的古书共324种。阅读过程中,对食疗产生了浓厚兴趣。书稿交给中国商业出版社后,可惜因当时图书市场等种种原因终未能出版,也不知书稿现在是否还存于出版社的资料库里,更不知将来会不会能有一天得见天日。近来受中国保健网科普频道邀请,让我讲讲食疗问题。我虽不是美食家,也非岐黄中人,但阅书稍多,故也有兴趣把这方面的问题归纳总结一番,以济世人。中国日益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小康中最重要的一康就是健康,做做这件事情还是蛮有意思的。而且我以为,食疗也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方面也的确该好好总结一番,并吸引更多的专家注意,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增长。
    食疗,即食物疗法,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调节人机体各方面的功能,租金健康或治病防病的方法。人类每日都要进行新陈代谢,进食可以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各种营养,机体强壮了,防病抗病的能力自然也就强大了;此外,不少食物本身就有疗效——当然一谈到疗效自然就产生了一个对症问题,不对体症,随便食用反而会增加疾病,如我性热,就不适于多食热带水果如芒果、荔枝、龙眼之类;我喜饮茶,也不适于饮用红茶。这些虽然看似属于生活常识,但细究起来,真正研究传授辅导大家正确使用食疗的人却不多。中国保健网科普频道愿意做这件事,对百姓来说真是功德无量。
    去年和几个朋友、学生策划一个电视剧,我讲了一个验方,引起了大家兴趣,该验方我没有试过,只是过去读书读来的,但记忆很深:治心脏病,可以数人一起轰赶公鸡,讲鸡追至累死,当场宰杀后取其心脏,放瓦上焙干,研成粉末服下,即愈——当然器质性心脏病是无用的,对心因性心脏病也许有效——它毕竟是“天人感应”思路的产物,这大约就属于“食疗”的方式吧?
    我国隋唐时期已有很多食疗专著问世,如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其书卷26专论食治,他主张“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体现了“药治不如食治”的原则。此后《食疗本草》、《食性本草》等专著也记载了一些食物药及药膳方。宋代的《圣济总录》中专设“食治”一门,介绍各种疾病的食疗方法。宋代陈直著有《养老奉亲书》,论述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重点讨论了饮食营养保健的重要作用。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一书,继承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对健康人的饮食做了很多的论述,堪称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谷物、蔬菜、水果类药物300余种,动物类药物400余种.皆可供食疗使用。此外,卢和的《食物本草》、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及费伯雄的《费氏食养三种》等著作的出现,使食疗养生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