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站在被称为“中国最牛的大学校门”那里了,大门的确很大,也的确很“牛”——网上有,大家可以找来看,鼎鼎有名的山东聊城大学。
但网上只说了一点,却没有说另外一点,我认为那倒是更重要的一点:
大门之里,是一个广场,每天升起国旗的广场。
再向里,是一座十余层的大楼。
按照大学通常的格局,这座全校最高的大楼,可以称作学校的主楼。既然是主楼,理所当然,校部各部门各机关,以及重要的院系所,会在这楼里各占各位……我所在的大学,以及通常我参观访问过的大学,都是这样设置的。
但聊城大学不是,这座堪称“巨人”的大楼,是聊城大学的综合实验楼,是学生在里面进行各种实验的地方,是学生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的地方。
我到了它的十一、十二两层,全部是教育传播技术学院的实验室:编辑机房、录音机房、配音机房、非线机房、摄影机房……甚至一个近四百米的摄影棚、一个二百米的演播室!
还算是聊城大学中较小的一个二级学院,在它的十一、十二两层,就拥有十七个实验室。我估算了一下,它可以同时容纳二、三百位学生在里面进行实践操作和演练。
聊城大学有最牛的大门,但有更牛的综合实验大楼,而且被放置在学校最重要的位置上。
这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能够学到最有用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知识为本。
所以,我在讲座上对教育传播技术学院的学生诚恳地说:我—羡—慕—你—们!
真的,我—羡—慕—他—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