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津东丽区东丽湖管委会邀请,我有幸参加中国作协的一个代表团前去体验生活,盘垣了三天(8.24——8.26)。
对天津所比较熟悉的,是它的市区以及北郊蓟县,津东则完全陌生。东丽区原是天津的东郊区,后四个近郊区县一并更名:北辰、西青、津南、东丽,词序虽非整齐,但也排列有致。东丽区既是个新兴的工业区,也因它的东丽湖而成为一个新兴的住宅区、风景区。
东丽湖,水面大约9平方公里左右,不算浩淼烟波,但也能见湖天一色。最绝处是它全靠人工,在平原地势上一镐一锨挖掘而成,至今竟成津东一景。人民移山造海之力由此而引人无限遐思。
住东丽湖宾馆前面,是东丽湖天然划出来的一块水面,而成为国家水上项目帆板运动的比赛场地。24号下午前去观看,一群年轻人正在那里左右翻飞,好不乐哉!
25号上午,开会座谈,并授东丽湖为“中国作协作家创作基地”。我在留言簿上写下一首古风:
金秋送气爽,迤逦东丽行。座中高朋满,共商文化兴。
发言大旨是,天津有丰厚悠久的漕泊、物流、民风文化,东丽湖要努力以文化兴湖云云。天津在城市性格上,倒有与成都相似之处,但缺少精心打造——没有自己的饮食特色,没有自己的生活特色,没有自己的休闲特色,更没有多少自己的城市性格特色,而且多少还有些羞羞答答,却在不断留恋民初前后曾经的物华风月。用杨锦麟先生喜用的点评手法,可说一个字:温。
由邓友梅先生带队,叶梅、邱华栋、叶延滨、张守仁、肖亦农等一行,26日下午乘车归京,欢畅告别。
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