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出疑问以及讨论“数字黑客”:数字电视笔记之一

(2006-12-12 10:03:33)
分类: 月色撩人:札记篇
        三年来,一直苦苦思索,数字时代的电视究竟该是个什么样子?数字电视难道就是用数字设备去拍电视吗?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后期就是使用非线编的技术进行剪接吗?数字技术也只是为网络、手机等提供一些称为IPTV、手机TV的数字电视节目吗?数字电视难道没有自己的形态结构?就像当电影掌握了声音技术以后为电影的叙事形态带来深刻变革,也像电影使用了电子计算机的高仿真技术后,它不也为电影带来了“虚拟”形态的深刻后果一样吗?数字技术给电视就带来那么一点变化?我本能地觉得不可能,随它自己去发展我只作壁上观?我又不很甘心,理论工作者总要站在时代的前列,敏锐地把握发展前进的方向,适当地作出洞察,为即将大规模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这应该是我们的责任。
        从今开始,借助博客,写一点阅读与思考的笔记,和有兴趣的朋友共同探讨。
        数字技术中的“网络三客”——黑客、博客、闪客,是否会为以数字电视为端口的数字艺术研究提供可解决问题的天机?
        先说黑客,hacker。
        广义的黑客并不是那些盗取他人计算机内容的人,雷蒙德(Eric Raymond)的《行话词典》(The Jargon Dictionary,2000/8/20)开列了“黑客”概念的八个义项:
        1、喜欢探索可编程系统细节,及如何扩展其能力的人,与只是学习最低使用常识的多数用户不同;
        2、热心(甚至着迷于)编程(而非编程理论)的人;
        3、有能力欣赏“黑”的价值(指为表面上看来无用的目标而努力)的人;
        4、擅长迅速编程的人;
        5、特定程序的专家,或者那些经常用特定程序工作的人(如Unix黑客);
        6、任何类型的专家或爱好者,如天文学黑客;
        7、喜欢创造性地克服困难或向有障碍之观念挑战的人;
        8、到处刺探以求发现敏感信息的恶意干涉者,如“密码黑客”(password hacker)、“网络黑客”(network hacker),这一意义的正确术语应该是解密高手(cracker,又译骇客)。
        在上述义项中,1-4是对电脑黑客特征的一般描述,5是电脑黑客的专门化,6-8是黑客的扩展义。
        对这个定义,我的不同理解有两点,其一是第8,定义中使用了“恶意的”、“刺探”等概念,客观事实的确如此,但信息社会中,从事传播工作的譬如电视人,他们是讯息的传播者有时讯息的生产者,对信息十分敏感,而且为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往往是要刨根问底般地追求事实真相,所以“恶意的”、“刺探”的特征只能属于第八项中的一个下属子项,即骇客;其二,1-5重点讨论的是对所面对对象更加注重从“解构”(注意,只是术语而非大众文化批评者们所言的解构)到“结构”的工作过程,为此,我更希望社会有更多的踏踏实实的数字艺术黑客,而不是那些乔尔维亚般地仅仅注重外在感受的庞大小资群,没有这种编程的训练,就不会有如第6条所说的各行业的专家,而第7条则是最宝贵的、是产生各行业专家的思想基础,甚至可以回到第1条,现在的多数学生常常只把自己的目标定在“普通用户”,缺少了对克服困难与挑战障碍的创造能力,甚或第3条的这种喜欢的敏感性。
       数字艺术一旦失去了对其结构的理解和对创造能力的培养,还会有艺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