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策划就是要不断创新,尤其文化产业

(2006-03-19 17:56:13)
分类: 月色撩人:札记篇
         连续三天(3月17、18、19),一直在台里忙碌6月10日的四小时直播节目的策划,前两天天天晚上搞到大约两三点钟,真很劳累,策划工作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繁重的体力劳动!
         但策划人的工作却也真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当前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我曾反复论证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有三个阶段:项目阶段、人力阶段与资本阶段,而人力阶段中则又划分为经理人阶段、主持人阶段、策划人阶段。一家文化产业公司,如果策划人成为这家公司的核心,说明它已经发展了较高的程度。
         今天,总结了6月10日《中国文化遗产日——保护文化遗产电视大行动》直播节目策划中的五项大创新点:
    
         一、文化类专题节目第一次将关注过去时态对传统历史文化的静态展示专项关注现在时态对国家重大文化事件的动态戒毒,使得本次电视行动具有强大的可持续性、可跟踪性、可延伸性、可参与性,大幅度提升了电视节目的可收视性。
         二、文化类专题节目第一次组织了多元化要素建构包含新闻、直播、访谈、回述、讨论、展示、表演、征文、短信、网络、报刊、互动、观众等多元样式的大型电视综合节目。
         三、文化类电视专题节目第一次引进政令发布元素和几现场演示元素,突破传统类电视文化节目单一知识属性的限定而扩展为“新闻+知识+科学+娱乐+探索+双向互动”的全息传播属性;在具有科学权威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信息的权威性、舆论的权威性。
         四、文化类电视专题节目第一次将电视人的述说转变为全社会的述说,将舆论媒体便成有效的议程组织机构、政令发布机构、民情代言机构、事件记录机构。
         五、文化类电视专题节目第一次努力整合全频道力量及其他相关资源,自觉打造频道品牌形象;第一次观念明确地调动国际组织、国家机关、专业机构、专家学界、志愿人员、新老媒体、电视观众共同创作完成一次关于国家重大文化事件的事实报道与深度报道。
    
         这仅仅是在策划中对这次电视创作创新指导思想的构思,已经事先在大纲的研究中反复强调了这些思想,然后再提炼出来,放到方案的醒目处。言辞还有些许欠表述准确,现录于此,备以避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