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尤说话(7)
(2010-10-15 15:40:18)
标签:
子尤14岁15岁16岁生死病杂谈 |
分类: 我说了什么话儿 |
14岁语录
“我不怕死,我这十几年过得多生机勃勃啊,波澜壮阔。这么好的故事你不跟我讲,你太不理解我,我只会高兴会大笑。我这人不知道什么叫紧张,只知道什么叫激动。上帝他会选人,他选我。因为他知道,人类只有我最懂得他的用意。
“上帝准备今年送一个金灿灿的肿瘤给一个人,送给谁呢?他怕胆小的人支持不住,所以接受这个肿瘤的人需要坚强。然而,坚强挺下来的人,留下来的只有平淡的忍受,所以要送给一个乐观的人,而乐观挺下来的人,光笑没有回味,他就准备送给我,我是超越一切的!我把这叫享受。”(2004年6月29日)
“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我可以阅读自己的心灵。直面自已,世界好像只为我一人存在。我学会了夸自己、欣赏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段在医院躺着的日子。身体是沉静的,安详的;思绪是飞扬的,澎湃的。我有无数的构想,我有无数的打算,我有无数的朋友,我有无数的亲人,我拥有无数的爱,我爱着无数的人,我还有无数的路要走。”(2005年3月17日)
15岁语录
“此生的意义就是把该想的事想明白,来或走你都已经无所谓了。我基本就到这境界了。李敖一生不出台湾,别人替他遗憾,而实际上他已经将自己的舞台定位在历史之中,不局限在力所能及,所以他的思想已经使他对于生死看得很轻了。他死了,仍然活着。一般人说“我没活够,我不想死”,是因为他身体上干的事情永远也干不够,你的思想却可以满足你。人这一生重在一个“悟”字。”(2005年6月1日)
“于是我站起来,和李敖并肩站着。我眼前站着的,是一个真实的人,活生生的人,七十岁依然在战斗着的人。我曾经触动于他向往文人的武人式勇敢,逢难不避,我曾经感动于那句“不管别人怎样看我,我都不介意、不沮丧”,他说过:“只有理智的独行特立可以拯救我。这是一条没有人肯去也没有人能走得好的路,可是我走了。”如今,我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也终将要行进起来,走上前去……”
“我抓紧时间又问他:“你想过你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个问题也源于我病床上的思考,比如说李敖,他来到这世界上,奋斗了七十年,时光匆匆流过,他满意吗?来到这世上只为了这曲折奋斗的七十年吗?”(2005年9月26日)
16岁语录
“我对于疾病的态度是子尤式的,它又源于我生病前的样子,归根结底就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这不是一个乐观不乐观,快乐不快乐的简单归结,而是我觉得每天都很美好,我觉得我这十几年都特别好,我特别满足,所以当我在生死间行走,当我在种种苦难前开始回忆,开始回顾,开始展开思考,开始写作,迎接一切或美或丑的事,一年都躺在床上不动时,我没有遗憾。我和疾病为伴,我将它看作我的财富。”
“发病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使我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困难,而它也成为了提升我的一个绝佳机会。我的文笔,思想也在这么多的波折中充实。”
“人来这一生为了什么?我对每个人都问这个问题。”
“青春,按说是最显示生命灿烂的,但当死亡的影子眷顾它,两者交融,那感觉就特殊了。一般人从报刊电视上看见小孩生病的故事,纷纷将同情目光投射过去,我却觉得,这未尝不是种幸运。上帝总是公平的,如果在少年时,生场大病,苦痛之余,其实也让自己有了对于生命难得的体验与心得。这就是收获,就不是不公平。在游戏的童年里,原本该孩子荡的秋千,变成魔鬼抢过来荡,那你就不要胆怯,干脆也坐上去,和魔鬼勾肩搭背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