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影杂谈 |
我一直想来一个电影讲课,肯定讲得很好,而且我是个希望听众兴致勃勃的人,我讲到谁,都会联系在场的听众。主要讲美国电影历史,我讲15部电影,10个电影人物,并且我耍技术,我有本事由一个人物的一件事,再联系到另一个人物,再放一些电影,等等。之所以讲美国电影,除了我最熟悉外,它归根结底,仍是世界电影之中心,别的国家多厉害的电影人,都无法对它视而不见,都无法不受它的影响与召唤,包括新浪潮的人。我一个年代一个年代讲,讲的时候,还穿插别的国家当时正发生的人和事。我选择的这几个美国电影人,代表了那时代的面貌,时代的脸。他们是精英。好莱坞就这十个人都能活。想象一下,有拍惊悚的,有拍科幻的,有拍喜剧的,有负责演浪子的,有演......
讲电影的主题,我想了一下,是:看追求艺术的如何被压榨,看追求自由的如何被打压,看天才如何变成蠢材甚至奴才。
这就使得电影故事不单单是电影界的事,将他们幻化成人,就有人的趣味。
我还会推荐五个好演员,五个好导演,十部好电影,因为至少通过他们,知道美国电影的面貌,而不是光看《英雄》就骂张艺谋,光看《公主日记》就骂美国电影。
我将以《金刚》做结尾:
之所以以《金刚》做结尾,是因为大家对最近上映的它应该很熟悉,它的导演是一个电影迷,从小看33年版本的《金刚》长大。其实电影的发展就是这样,被一代代对光影痴迷的孩子们创造,开创新的时代。
我对《金刚》的想法,老的比新的更像寓言,新的更注重情节,两者都会成经典。我当时特想写一篇文章《一个电影迷可以做多少》,就是杰克逊用重拍的方式让新一代的人爱上金刚。大家对那种30年代编故事的方法会很新奇,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大怪兽和大美女当主角的思路了。估计片商会对30年代的怪兽片又感兴趣,因为美国已经没故事了,只能靠翻拍片活着。
《金刚》真的经典,挖掘它的意义,很悲壮,就是蛮荒和文明的碰撞,最后金刚爬上文明颠峰帝国大厦上,多来劲多有含义呀!老的版本让我看的心颤,而新的版本,主要还是集中在两人的爱情上,其实老版本没爱情,女的是见到金刚就吓得喊,金刚就是个怪物。而且帝国大厦,还有点性暗示的意思,因为它长得像小鸡鸡。
用《金刚》结尾有些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意思。老版本的女主角,新导演小时侯的梦中情人——她的眼睛确实漂亮,原本要邀请她在新电影结尾,说出那句台词,但马上要找她来客串了,她去世了,享年96岁,帝国大厦为她熄灯。估计帝国大厦因它招揽不少人,肯定很多人都住进去,等着金刚爬上来抓走他们。
(结束,多好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