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震

(2008-05-26 12:27:07)
标签:

地震

杂谈

    11日去看子尤,对奇特的云印象很深,换着地方地看。另一位朋友那天登另一座山,也有相同的经历。莫非,这天象预示着南方的变化?
    今天是汶川地震后第十四天,昨天下午青川还有6.4级余震。地震和救灾都在进行时。
    前几天,有人提醒我子尤说过的一句话,和地震有关,是回答一个问卷上的问题:
    “如果发生了大地震,你想从废墟中找回什么?”
    子尤答:“找回我那颗未蒙尘的心。”
    我在电脑里搜索,没找着完整的答卷。
 
   2005年夏天,子尤的一个同学回大庆老家,遇地震,他给子尤来信讲那晚的惊慌和狼狈。子尤回信,有感而发地说自己突然发病的经历,领教人生无常的道理。说要珍惜。记得那封信的结尾,子尤说,咱们是一时的同学,一世的朋友。
 
    1976年,我是中学生。唐山地震时,我们家住在六楼,震得厉害,地光天声,像火车在耳边开过,就是世界末日的感觉。人们从楼上飞逃而下,站在院子里议论纷纷。接着下了一天的雨,消息虽然一个接一个,可是好像连震中在哪里也不大清楚。然后就是躲地震的日子。先是住在地震棚里,后来去河北农村躲避,回北京后接着住地震棚。所以,对于地震的记忆十分强烈。1978年我去上海读大学,那时,还没有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有一天晚上在阅览室看书,突然有人说:“地震了”,我蹭地一下子起来就跑,大概就我一人儿出去了,是过敏加训练有素。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
    直到十年后,才有了《唐山大地震》的出版,作者叫钱钢。之所以这么久才有出版,是因为在唐山地震的那个年代,有关地震的信息、伤亡人数都是秘密。如果有人拍照,会立刻被抓起来。quake.jpg1987年,我读研究生时,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书市上买到这本书。
    十八年后,也就是三年前的此时,我的儿子已经长到将近我当年挨地震的年纪了。他十五岁,博览群书,自己也写书。其时,唐山大地震已近三十年。为着纪念,《唐山大地震》再版。作者钱钢题赠新书给子尤:
            子尤
          上帝选中了你
          在这世界上从容站立
               钱钢
                                          2005.5.19
     子尤在下面写:
      你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一个死了几十万人的大灾难。我一个单薄的生命经不起你那厚重的祝福。此时,窗外传来死者亲属的哭声。
    那时,我们正住在医院里。子尤写下这些字时,又有病人去世,家属嚎啕大哭。这是我们当时的生活。
    quake.jpg
 
    在新版序言中,钱钢写:
   “本书所记录的历史事实,时儿被人淡忘,时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应被记忆;而被突然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
     事实就是这样,被钱钢不幸言中了!
 
    记下一个个年份、时间,提示过往的人生岁月,心里有许多感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来看子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