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9.5
我们今天中午在嘎尔错的一个牧民家里吃的东西。普布一家,俩老人,还有一个男人是亲戚,女人是儿媳,其他年轻些的都上山放牧去了。
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20/11349a346e1.jpg内容摘要" />
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1/16/14/11345f37893.jpg内容摘要" />(普布的家)
次仁和其加用羊皮袋揉了一包粘粑。我吃了一大坨后又吃了一些人家的风干羊肉,喝了几碗酥油茶。下车前因为还喝了一包能量餐包,结果被吃得撑撑的。
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1/16/18/11345fc0ae0.jpg内容摘要" />(做糌粑要用羊皮袋子,先把面放进去,然后加一块黄油,增加油脂,也用来提香味,现在倒酥油茶,开始揉,就像揉面团一样。)
今天一路上非常好走,因为速度跑得起来,但大粒的沙砾地转弯打滑。需要控制好车,总之,不能乱踩刹车。
沿途有很多雪山和湖泊,一切都和我从地图上想像的一样。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13/11349987886.jpg内容摘要" />看到很多藏野驴,黄羊,还看到几只藏羚羊,但很奇怪,都是单只的,而且都是公的,胆子很小,总是飞快地逃跑。
羌塘草原很广阔。最美的动物我觉得是藏野驴,体形大且优美,毛色也好看。藏野驴爱和车赛跑,也许是天性。有一次我实在没禁得住它们的挑衅,一打方向盘,离开道路,追它们去了。我和驴正跑着欢呢,却发现于露在边上端着摄像机,满脸坏笑地对着我,还说:“哈哈!这下有证据了!”
我忽然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赶忙不追了。回到大路上。正好看到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请勿追赶野生动物”。
唉!汗颜啊!其实这真的是很不好的行为。
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22/11349a52276.jpg内容摘要" />
这片地区是在大北线的北部,几乎没有人烟。走很久才能看到一个放牧点,就一户牧民,真的觉得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好像就是活着而已。这里孩子们受教育也很困难。我们中午吃饭的普布家的孩子,读书要去100里以外的地方。
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20/11349ac6c80.jpg内容摘要" />放牧的年轻女人扎着鲜艳的红头巾,却很寂寞。你一停车,远远地她就过来了,什么也不说,就站在那看着你,楚楚地。
我们想去象雄王国遗址。但不幸的是,我们出城向西后,在该左转的地方没有看见叉路,一直走出去了几十公里。我和于露看着地图和GPS对照着方位。怎么都觉得不对,明明应该向南,现在却在向西。可对讲机里二位向导坚持说,问过两次遇到的大车,都说是这么走。当我们实在感觉不对,想问路的时候却一个车一个人也遇不到了,只好继续向前。终于遇到了一辆车和一户人家,才知道我们的确过了最近的一个路口,不过他们说这一带附近也有一条路可去文布乡,于是我们终于离开了眼前一直顶着的阳光转而向南。可这时天已经开始暗了,本来就辙印不清的小路更加看不清了,路老是被丢掉,不断下车勘察。在这一片丘陵般的草原上,也没人可问。
眼看着最后一缕晚霞也不见了,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决定就地扎营。
车外的温度下降得很快。我刚才还顶着西晒的太阳,穿着短袖,这会儿一看车外的温度显示已是0度以下。
趁着大家搭帐篷的工夫,我用地图上坐标对照GPS,算出了我们现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其实我们的确就在路的附近,离文布乡应该也就只有15公里了。可实在是因为天黑,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的位置是:N31°50.721’E086°31.856’,地名不详。
其实野外走路,一般不太担心迷失方向,因为辨别方向的方法很多,怕的是迷失方位。
现在的装备真好,感觉自己到哪儿都丢不了。
9.6
我们今天去文布乡,要去象雄古国的遗址。
都是自然路,有段不太好走。然后经过一个大湖,从高处俯看后面是雪山,非常的美,但路也非常的险。
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22/11349adda35.jpg内容摘要" />我们到达乡里的一个寺庙时是中午。僧人们本来是要去吃饭的,看到我们来了,又专门为我们把刚关闭的大门一个个打开,供我们参拜。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25/11349a7dbce.jpg内容摘要" />
从庙里出来,谢过僧人们,刚要上车离开,路边有个男人上前来问我要药。我给了他治头痛的药。结果,不一会儿,就围过来了很多人。他们急切地述说着自己各种各样的病痛,看这情形,我拿出了早先准备的一个大药箱,挤在人堆里,按照我的知识和理解,尽可能地给他们发药,最后是所有的药都被发完了,而人却越来越多。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26/11349a8e7f4.jpg内容摘要" />
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10/1/11349ad7360.jpg内容摘要" />次仁和其加都在为我当翻译。次仁不断地问我:“难道你没有头痛的药了吗?”“你怎么没了?”“为什么不多带?”他那副焦急的样子令我想哭。我其实已经很自责了,是啊!为什么我不多带呢?!
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24/11349b05b84.jpg内容摘要" />
最后一大箱药全都发掉,连清凉油、创可贴都发完了,只剩下安眠药、开塞露和一根体温表,实在没有可发的了。
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26/11349b1864e.jpg内容摘要" />
发药时我很注意,每种药我都很认真地和他们讲明用法,因为我知道他们大多不识字,我很怕他们吃错了。
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28/11349b3b06a.jpg内容摘要" />我发现他们很多人是因为小病,比如感冒之类,没有及时治疗而发展成大病。还有很多其他的病,比如肝病、心血管病、头痛、关节痛、眼疾、咽喉痛,这些是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长期睡在帐篷的地上,帐内烧的羊粪炉子的烟熏火燎,不可能不生病的。再就是饮食习惯造成的病,因为平时肉食、饮酒过多;还有些人是外伤没有及时治疗,造成后遗症。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21/113499fc7d4.jpg内容摘要" />全村人可能都来了。在整个发药的过程里,我发现,尽管我被挤在中间,一双双伸到我面前的手,挤成一团,但却没有一个人抢我药箱里的药,只是一口一声“阿加“⒓樱”地叫着,眼巴巴的瞅着我的药箱。还有的人干脆就把胳膊伸过来,让我号脉。我只能说我不是医生,但他们哪里肯信。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10/2/11349ae6a8c.jpg内容摘要" />还有胆囊有问题的。那么大的病我哪懂!还有个老妇女被人扶来,肚子肿得好大。我实在不明白她是怎么了,好可怕!我只能给了她一百元路费,让她快去医院,可我很担心她根本不会去的。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9/28/11349a6d9b4.jpg内容摘要" />还有个妈妈怀里的小婴孩后背长了一个巨大的包。年轻的母亲,很可怜地抱着孩子问我,我却无言以对。那一会儿,真生气自己为什么不是学医的。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10/3/11349af8aed.jpg内容摘要" />
还有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手里拿着个铜号牌,上面写着“L154”,说是前年政府曾经有过一次送医下乡的活动时发的,说这个牌子看病优先,问我还有用吗?让我给他看病。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10/8/11349bcc5c4.jpg内容摘要" />我都想哭了,实在想哭了,实在不忍看着他们那一双双虔诚而期待的眼睛。我不是救世主!
到最后,我把我洗漱包里的半瓶眼药水都掏出来了。
西藏太缺医少药了,死亡率当然很高。常常是前年经过遇到的人,去年再见到时他就在咳嗽,今年再路过一问,旁边的人很简单地一句:“死了!”就算完了。
上车时,全村人拥着我们,车都开不动。那一刻,我和于露的眼睛都湿了。
我们本来是要去象雄遗址的,但听说要从没路的地方再徒步两个小时,看看这会儿天色已经不早了,想想算了,今天时间太紧了,下次吧。不过能把药发了,也觉得不枉此行......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2/10/4/11349abf867.jpg内容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