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过高原》8月26日--27日 内容摘要

(2007-05-21 14:10:00)
标签:

杂谈

8.26

早上八点多,我们三个慢慢悠悠地去政府大院开车,结果远远地发现二十几个武警战士正围着我们的车,不知是要抬还是要推。原来是我们的车挡住了人家的车库门。说话间,拖车也到了,看到这情形,我们赶忙穿过众人,边说着对不起边把车开到了边上。哇!好险!差点被拖走!我们在边上整装备时,管车场的男人过来了,捶胸顿足地拍打着自己的脸,看上去好可怜。他说我们挡住的是干部的车,他为此会丢饭碗的。看他那样子,我觉得他真的很倒霉,为了表示歉意,给了他二十元钱......

 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1/13/16/113453a29e6.jpg内容摘要" />
这一带的藏式建筑很美!木石结构,很大的原木整料,而且色彩鲜艳。看得出这一带的人,生活很不错。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1/13/17/113453b2dd3.jpg内容摘要" />

过“林卡”的夏季帐篷,往往装饰得非常漂亮。
“林卡”,藏语是林园的意思,逛林卡,就是逛公园。外地人喜欢把这种活动称为“林卡节”。其实,藏族是没有一个所谓林卡节的。在长冬短夏的西藏,阳光明媚、风和日暖的时节,是最为宝贵的。而逛林卡,就是珍惜大自然的这种恩赐,全家人带上食物,到郊外搭起帐篷,游玩娱乐。
经幡又可译为风马。
风马有两种,一种用四厘米见方的白纸或五色纸,一般顺风挥撒,让风将风马带向远空,以祈求各方神灵保佑百姓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另一种即是我们熟悉的经幡,用五色纱布或白棉布做成,印有藏文六字真言和龙、大鹏鸟、狮、虎等图案。只要经幡被风吹动一次,就等于将经文全部向上天诵读一遍。
边沿缝系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布条,有说法是白色为人之纯洁的心灵,黄色为大地,红色为火焰,蓝色为天空,绿色为江河。
现在有的经幡干脆只做五彩旗,不印图案和文字,更简便易行。
这样美丽的风景,陪伴了我们一路。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1/13/10/113452ff72c.jpg内容摘要" />

我们不想让黑夜挡住我们眼前一路的美景,所以到了甘孜我们决定住下。
我们今天从川藏南线318国道转到了川藏北线317国道上了,我们要从这条线进藏。

我们的车刚进县城,“哗”的一下就全城停电了。
我们三个在黑暗里哭笑不得地说:“是北京来的,可又不是非典时期,至于如此吗?”
摸着黑,找到政府开的康巴宾馆,好大的院子!大灯照过去停车场上清一色的日本丰田、三菱吉普,各种型号、各个年代的,也很壮观。
戴上头灯,找到了点着蜡烛的服务台,服务员打着手电安排我们住下。
这一路的小旅馆都很有趣,客房都可以按小时零租的,叫“钟点房”。

跟着建哥真是享口福。晚饭我们吃的是这一带的冷水鱼,长长的,剁椒作法,太好吃了!
对面有一桌藏族女孩在开party,很热闹,一直在兴奋地大叫。女孩的辫子都很黑很粗,旁边电视中正演着《超级女声》的PK秀,被她们比得黯然失色,竟没人在看。

8.27

今天首先翻越了海子山,经过新路海,这个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湖泊很美。远处是雪山,近处是本地特有的云杉树森林,美极了!在阳光的照射和云朵的映衬下,海子的水呈现着不同的颜色,从深蓝到黄绿,非常的宁静。与一旁流过的雅砻江水那涛涛的泥沙浊浪真是鲜明的对比。不过,建哥说因为这是洪水的季节,否则这条江也是很清的。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1/13/7/11345484152.jpg内容摘要" />

说话间,天空中飘下了雨滴,不一会儿,天又晴了。山上的经幡、水中的玛尼石、湖边的白塔,在不同的明暗中呈现着不同的心情,一切都那么的从容。
为了拍全景,建哥号召我们爬上了一个很陟的山坡,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气喘嘘嘘了半天,终于到了一块据建哥说他曾经拉过屎的巨石旁,果然风光无限。

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1/13/20/113453dba6c.jpg内容摘要" />

休息时,旁边的山上过来了一个牧童,叫卓玛德吉。他盛情地邀请我们去山下他的家里坐坐。
我们和他闲聊,我问他都去过哪里?他很得意地说去过德格、玛尼干格,其实那都是这附近的地方。
他说他12岁,可看上去很矮。他还指着山下的一匹小马,说那是他的坐骑,还说他家有八十多只牦牛,他上三年级,真是一个很健谈的男孩。


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1/13/19/1134536c92e.jpg内容摘要" />*到了青稞收获季,谁家要干活,大家全部都到他家去帮忙,然后再一起涌去下一家,直到所有的人家都收割完毕。因为一路行来,海拔是越来越高,青稞收获的时间越来越晚,所以给我们的感觉是,我们走了一路,青稞熟了一路,人们收了一路。

以前人们是骑着马去收青稞,现在是骑着摩托车。

看到经过的车和人,他们往往会扬手欢呼,或是远远地摆个姿势让你照相。那种欢乐的心情,一路洋溢。

今天经过了很多种地貌:高山、草甸、悬崖、深谷、云杉森林……一路风光!真是建哥说的,美得令人窒息!
这一带的建筑很美,一幢房子用几百方的木料,木土结合,富于变化,和昨天的建筑比较又有所不同,而快到德格时,则开始有宽大的外廊了,显然这一带雨多。
很喜欢这一带的藏式建筑。

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1/13/22/113453f9ad1.jpg内容摘要" />今天最后翻越了雀儿山,这是四川境内川藏线上最险的一座山。路的确很险,而且塌方和泥石流随时可见。

我们进了县城,就直奔雀儿山宾馆去了,正办理入住手续时,我们西藏的向导其加和次仁进来了。

老熟人相见格外的亲切。因为他们的西藏“好易通手机”在这没信号,所以就一整天坐在路边干等我们。其加说后来看到我们的车从城边路口驶过,次仁还不很确定,其加着急地说:“我看到王勇峰队长的大熊猫了!”两人便一路追来。

所谓“队长的‘大熊猫’”,实际上就是我们贴在车身上的极度体验的logo(极度体验户外探险运动有限公司:中国登山协会与北京今典集团合办的综合性体育公司)。笑死人了,明明是大狗熊嘛,怎么被他们表述成大熊猫了呢?回头我得告诉王勇峰。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21/13/16/11345559273.jpg内容摘要" />
德格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由德格第十二世土司兼第六世法王却吉·登巴泽仁创建,前后历时16年始具规模,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到现在仍然是全国最大的藏文印经院之一。

在印刷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德格印经院仍然完全地保留着传统的木刻手工印刷方法。这种传统手工木刻印刷已保持了300年的历史,被称为:“活着的文化遗产”。
想像一下,那么多的木刻经板壮观地排列着,真的觉得很伟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