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BC-C1-C2营地

(2006-10-15 15:57:00)
标签:

杂谈

2006年9月13日
今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了C1,从ABC-C1是这些天来强度最大的一次行军.这次的路线很长,有13公里,海拔上升了700米.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0/10edf36038f.jpg前半程是冰川侧碛的碎石路,后半程是400米高的碎石坡和冰雪坡,估计坡度肯定在30度以上.
我们上去用了4小时15分钟,来回共计7小时50分.累傻了!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1/10edf365823.jpgC1在一个山坳里,天气阴暗,雾气很重,什么也没看清.其实如果天气好,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卓奥友,景色一定很壮观.
一路上我一直跟着队长和普布,普布真不错,很照顾人,下雪坡时,他一直护着我.
晚上早早儿的就睡了,一夜都睡得极好,累死了!真不知后面的路怎么走!

2006年9月14日 休整
听说要分组了!
我没事就在深圳队的大帐外下和他们喝普饵茶,聊天.
他们有个望远镜,可以看到远处修路的人和我们的路线,很清淅.
从C1-C2的路很不容易.我看见有几个大冰壁,大约70度左右,几十米高.我真不知是该直攀上去还是横切过去,不过不管怎样都很不容易.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1/10edf36eb7e.jpg傍晚时分,在ABC的全部登山队都到我们营地开了一次国际会议.35个国家的登山队,来了很多人,各队都派了两名代表,罗赛尔主持的.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0/10edf35e2c2.jpg露天的长桌,他们围坐着一圈,会议成员在里圈,我们其它队员在外圈,还有看热闹的携作,夏尔巴,牦牛工,总之被围得得死死的.
会开的不长,全部用英文,操着哪个国家口音的英语都有,只有日本队是用他们的夏尔巴翻译的.
大家主要介绍了各自的队伍情况,商议由谁的队负责出多少人上山修路,不出人的出些绳子,再就是出些钱,会议很简单,一会儿就鼓掌通过,散了会.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7/10edf3c6cf1.jpg                                (我们参会的代表是队长和尼玛校长.)
看来这次会议上大家都对尼玛校长主要表示了感谢,估计是我们的队伍承担的任务最重.后来才知道我们队伍因为人数多,规模大,所以要与罗赛尔和其它的几个大型队一起负责从C1-C2,一千多米的路绳和修路任务.
尼玛的讲话主要是环保,毕竟咱们是主队嘛!
晚上到华大他们的球型帐中看了两场小电影,所谓小电影其实是大家挤成几排坐着,后面的人站着看,一起看一台笔记本电脑,但还是津津有味,一部港产的警匪片,一部<甲方乙方>.
我答应送一台电影播放机和全套播放设备还有EVD机给尼玛校长,这样以后在大本营和ABC营地就可以看电影了.
对!明年珠峰肯定用得上.
睡觉时已经是23:30了.

2006年9月15日
早晨我是被冻醒的,很多人都说昨晚很冷.
尼玛校长说雨季和风季的转换期到了,随着天气变冷,攀登卓奥友的好周期就到了,不过也仅仅十几天,我们要抓住机会.的确,这几天是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越往后就越冷了!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14/10edf42f861.jpg我这次得益于前几次的登山经验,所以在山里我并不着急,我甚至没怎么给家里打电话,打了两次,听着家人的声音,仿佛两个世界.想家不好,心帜荡漾.不,不,不,这时候需要专心,耐心地呆在这里.
下午开了会,分了组:
A组:大饼,徐江雷,江枫,紫霞,雕爷,阿南,饭饭和邹祥.
B组:我,孙红,阿芳,周俊,阿三,阿贵和苏军
A组校长带,B组队长带
(阿南本来是B组的,但他不高兴,闹着去了A组,其实他速度最慢.苏军本来在A组,但痔疮犯了,来了B组.)
许多人都这那那这的有些毛病,但愿他们都能好起来.
汪老师最好玩,天天积极表现,很想加入队伍,队长说估计他会分在我们组.
我写日记的工夫,外面闹哄哄的,探出帐篷,正看见一个人被十几个人用担架抬着经过我的帐边,说是下面营地的一个英国人,刚上去就不行了.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21/10edf490774.jpg我已经很有经验享受营地的生活了,中午有太阳时,我就把睡袋,羽绒服盖在帐外,这样帐内的温度就一下子就下来了,很凉快,不会待不住.
A组明天出发去C1,然后C2,适应.我们比他们晚一天.
昨天看到3,4个牦牛队很壮观地排列在了南巴拉冰川的下沿过的夜,然后今天一早,排着队又很壮观的翻越那个雪坡.据说这里的边民在30公里内可以自由往来.
晚上越来越冷了,饭后我就钻进了帐篷,没去看小电影.
忍不住给家里打了几个电话,9:30的时候,今天是周末.
我每次拔通电话时都很激动,尤其听到持续的铃声,可每当接通时,他们和我的情境完全不同,觉得有些失落,以后不打电话了.多多很想我,我很关心他们"十一"大假将怎么安排,我觉得自己出来对他们很愧疚.算了,还是别想了,好好地登自己的山吧.

2006年9月16日
我们B组待命,A组已经向C1,C2出发了.
我们在大帐内聊天,不一会儿,见几个人指着一个人回来,一看是饭饭,他竟然也刚走了20分钟就扭了脚.
前两天被抬下去的钟老师今天也回来了,这回显然好多了,意气风发的.
大本营走了一批人显得好冷清.
下午我和队长在帐内用海事卫星上网,竟然挺好用,还打了一些电话,显然比铱星电话效率高.
(海事电话的费用:上网:1兆是3.5美金,通话:1分钟是1美金)
晚上我有点发烧,可能是忽冷忽热的,早早儿的睡一觉,应该就会好了.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21/10edf48e752.jpg
2006年9月17日
今天真的好了,不发烧了.
我们B组今天出去C1和C2.

我用了4个半小时到的C1,觉得还可以,第二遍路,走的就比第一遍好得多.我会掌握自己的节奏了,上大坡可以一直不休息.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28/10edf4fb7f9.jpgC1营地位于雪坡顶部的山脊处,这里足有上百顶帐篷,今年登山的人可真多.这里还在下雪.

晚餐是简单的面条.
我和队长一帐,这里竟然比ABC要冷许多.
晚上吃了安眠药睡的觉,当然睡得好.


2006年9月18日
今天向C2进发,目标是:走到哪儿算哪儿!
他们昨天A组的大多数人只走到了第一个大冰壁的下面,全程共有两个很陡的大冰壁.
一出发就是上大坡,连续的大坡,全是绳子拉着,全程都要用技术装备.很陡!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24/10edf4badf7.jpg我走得还可以,我发现,我这次不太怕大陡坡了.
2小时到了第一个大冰壁下,追上了提前半小时出发的阿南.我是第一个!
然后横切,人多,排队,上到冰壁顶端,又用去了1小时.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25/10edf4cf40e.jpg3小时到了第一个冰壁的上面,随后只有汪老师和周俊,阿三和农大的阿贵上来了.
休息了一会儿,我和队长,桑珠,阿贵又往第二个陡坡走了,第二个坡也上了一半下来了,40分钟左右.
有些累了,往回走时遇到了汪老师,一起回了.
其它人早早儿的回到C1了.
走回到C1时,几乎没力气了!
全程都得用冰雪以及各种下降技术.
今天还要撤回ABC营地.
5点钟左右我们开始下辙,走了3个多小时,几乎也是精疲力尽,但我的速度还可以.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2006/10/15/18/27/10edf4edb1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到达ABC营地
后一篇:遇到坏天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