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驻大本营

(2006-10-14 16:22:00)
标签:

杂谈


2006年9月5日 (大本营)
今天我们要去大本营了,趁着还有时间,出去逛逛!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4/17/26/10eda0706fc.jpg

                    (别看这条街一眼望得到头,这可是这里面唯一的一条繁华街市)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14/18/0/10eda0b2e0b.jpg下午5点多,我们抵达了卓奥友峰的大本营,这里是卓奥友峰的北面.空旷的山谷,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国家的人,听说一共有40支登山及科考的队伍,大概有800多人.就我知道有:瑞士队,日本队,罗塞尔队以及一支英国科考队.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2006/10/14/17/18/10ed9e3a6f3.jpg我们营地在最上面,眼前就是卓奥友,只是从这里望去远远的,只能看见山体的上半部.
大本营每天的生活很好,大部分人的反应还不错.
这里竟然有固定厕所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4/17/24/10ed9e96052.jpg                                    (四菜一汤的自助餐)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4/17/28/10ed9ec6aca.jpg这里的伙食第天都是四菜一汤,自助餐盒都不用自己洗,尼玛校长的后助光厨房就是九个人,随便一个给你端茶倒水的就是登顶过珠峰的,包括女孩次仁旺姆.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2006/10/14/17/27/10ed9ebb742.jpg汪老师一帮科学家有十多个人,住在一个大的军用帐篷,很多的仪器,他们的帐外挂了各种科险的旗子,引来了很多人观看,还有不少的牧人来找他们看病,甚至排起了队.
但有件事令汪老师很忧郁,因为离我们的营地不远处有一个英国的科研组,无论从规模到历史都比他的大而久,甚至在资金方面也得到了查尔斯王子的帮助,去他们实验大帐篷参观,他们的仪器那叫一个壮观!唉,相形见绌呀,不过明年他们会派200人到珠峰,相信到那时就要出成果了.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4/17/3/10ed9f16179.jpg                                  (此时的汪老师,显得格外郁闷)

汪老师的忧郁激起了全体队员的民族自尊心,大家出谋献策,什么主意都有,有"黑社会"背景的阿南提议说:"晚上咱们去搞破坏算了"!
最后,汪老师主动提出要与他们共同合作,愿意做为他们的一个部分共同进行研究.我们都很担心这样是否可行.
经过中英两次会谈后,结果还是喜人的.大家最终达成共识.因为他们侧重医学研究,而一向擅长"忽悠"的汪老师抓住重点和他们大谈基因以及高海拔人群的生活数据等等,说得他们很动心.
总之皆大欢喜!
登山的圈子就那么大,我们还见到了著名的登山家罗塞尔,他又带了几个队来登山.
还记得沃那吗?他们的营地与我们不在一处,估计得ABC见了.(ABC:Advanced base camp是前进营地的缩写)
这里海拔4960米,今天休整,明天要进行适应性行军.

2006年9月6日
上午,我们在营地周围进行了一些适应性的活动,下午2点多的时候,我们沿着到ABC的方向进行了进军训练,大约走了12公里,有3个多小时,觉得挺累的.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2006/10/14/17/5/10ed9f362ac.jpg在整个队伍里,我的体力算是中下的,但高山适应能力算是好的.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4/17/11/10ed9f86227.jpg行军下辙的途中,还遇到了驮运物资的牦牛队正向ABC进发,可以预计这一定是一次登山界的盛会.
(我的向导是普布顿珠,非常的厉害,人也是最好的.三次登顶珠峰,还登顶过K2,他让我觉得很安全.K2,是座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上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乔戈里峰山势险峻、气候恶劣和高死亡率,故被誉为“众山之王”攀登难度位列14座高峰之首)

2006年9月7日
今天依然是适应高度,我们去了下游营地的一个茶馆,队长他们总是能遇到许多各国的熟人.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14/17/18/10eda001405.jpg                                (茶馆的女主人,热情的招待我们)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6/10/14/17/21/10eda023f83.jpg                             (她的饰品,引起了我的注意,很特别!)
我们这里的携作人员一半是尼玛校长的学生,一半是尼伯尔来的夏尔巴人.按照尼玛校长的话说:区别就是我们的学生穿的多是奥索卡.
其加(曾经是我自驾车到西藏的向导)是大总管,于是对我当然地照顾,我有两个床棉垫.:)
我们没事的时候,爱听阿南聊天,他的生活离我们很远,听着有意思的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到达ABC营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