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3年06月10日
都兰到格尔木只有350公里,路况很好,沿途的沙漠中除了骆驼草就没有看到别的任何植物。
中午12点多我们就到了这座也被叫做“兵城”的工业城市。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冰雹、大雨、雷鸣闪电、龙卷风今天都在路上遇上了。沙漠中的闪电很美!可惜我拍不下来。再就是龙卷风,眼看着它们大大小小的在旷野上游动着,好奇的我们在一次横穿马路时,选择了从风暴中心穿过,那一瞬间,噼啪乱响的砂石、草根伴随着车身的剧烈晃动,就觉得轰的一下过去了。
好在风速是小的,之后再也没敢尝试,并不好玩!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6/15/21/23/10c69506799.jpg初上高原" />
下午我们去了离格尔木60公里的盐湖,盐碱的沙漠路边,烈日下我看见了一小块河泽,面积也就剩下10平方米左右,令人吃惊的是竟然水里面蜷缩着一群青青的游鱼!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干涸盐碱地,想一想这群鱼可能有的心情,还有将面临的未来,让我一路上都很难过!
那一汪水,那水中的生命,不论它们再怎样努力,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6/15/17/20/10c68522733.jpg初上高原" />
因为含有大量的盐分,盐湖呈现出独特的色彩,而通向盐湖的公路也就就地取材,整个路面都是由盐卤铺成。盐卤路面很结实,盐场拉盐的大卡车都有几吨重,它们天天在公路上往来,但公路依旧安然无恙。盐场的工人们说,如果路面万一出现小裂缝,只要往上浇几瓢水,再压平就好了。梁、唐古拉山、那曲、当雄等四个兵站,连油带运费是2000元。
我们明天进藏,争取住到那曲,那里海拔是4600米,但愿我们能行。
临睡前细心的张宝全让两个儿子来了个电话。
2003年06月11日
因为修青藏铁路的原因,据说路不好走,所以我们早上7点就出发了,和我们同行的还有向导车—猎豹。路上我们经过了110油库,那是青藏输油管道的起点。
在109国道的2810公里处我们看到一个石碑,写着“昆仑一线天”,我们下车顺着石阶向下,再回头,只见很近的两山悬崖之间被一座小小的公路桥连接着,桥上写着“昆仑桥”三个大字,很高很高,小桥就像被举在天上,激流从峡谷间涌过发出巨大的响声,那是我们刚通过的地方。
8:45
我们到达了纳赤台兵站,战士们刚送走了一个大车队,这会儿正在收拾,站长姓吴,他让炊事班给我们迅速做好了早饭,边吃边聊得知在这么个不长草的地方他们竟然还建了个大棚,种了蔬菜。
下一站叫西大滩,路碑上写着109国道的2868公里,印象中是第一次站在离雪山那么近的地方,心里很感动。这里海拔是4078米,向导车上的郭卫曾是在青藏线上跟着大车队跑了10年的医生,他测了测我们的心律,我是100,任伟杰是130,尽管我们没什么感觉,但说明还是有点反应。
10:50
我们到达了昆仑山口,这里海拔4730米,运输一团车队的一百多辆车被我们超过,长长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很壮观!我们的左边是永远的昆仑雪山!
在烈士陵园我们停了一会儿,冰冷的墓碑上刻着的名字,一个个都是为修路而付出生命的年轻战士,有的还不到20岁。
13:30
我们到了五道梁兵站,这里海拔4600米,按计划我们要在这里加油。
士兵们带着我们顺利地找到了昨天大车给我们丢下的油桶,在大家的帮助下,油桶又被七手八脚地抬上了台阶。在这里因为海拔高,这么几下子就让帮忙的小伙子们个个气喘如牛。这里的战士多是东北兵,因为气候条件恶劣,这里也是青藏线上最艰苦的兵站。
离开五道梁时天空开始下雪。
在等待加油的过程中,我信步闲逛到了一处平房前,冷不丁的一只藏狗冲了过来,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听到一声稚嫩的吆喝,狗在我面前停住了,随之门里出来个小女孩,眼睛很大。
http://img1.pp.sohu.com/images/2006/5/26/18/28/10c7b40407f.jpg初上高原" />爱笑的小女孩名叫措姆,今年10岁,可看上去只有7岁的样子。
她带着我去了位于锅炉房边上的她的家,她爸妈是兵站烧锅炉的工人,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藏人的家,简单的一间房子,很小,中间有个炉子,几件藏式家具让我觉得很漂亮,但看得出她家很穷,和她妈妈的交谈很费劲,着急的措姆不时地当着翻译,原来措姆还有个妹妹,8岁,但听着好像是被送人了,再问她妈妈却不愿意说这个话题,看着我的相机她转而问我能给他们全家照张相吗?相照完后,她再三嘱咐我一定要寄来。措姆带着我四处参观,在兵站的楼里她扒着个门缝让我和她一起往里看,我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她却说这曾经是个学校,有过十几个孩子。她说她不认字,现在没地方上学了,说最后这句话时,她的那张小脸上竟然是一副很难堪的表情,让我很难过!
尽管如此,走时我还是送给她许多文具,但愿她能用得上。
过海拔5100米的风火山口时已是下午3:30,8个多小时才跑了330公里。一路都是破路,因为修青藏铁路,原设计承载10吨的路面被30吨的大车都给轧烂了。我们走的几乎都是推土机临时推出来的辅路,坑坑洼洼,很不好走,真是无法想像人们说的比这难走得多的通往阿里的路会是怎样?
青藏线上很热闹,像个大工地。任伟杰兴奋地一路向人招手,我笑话她像是来劳军的,她说下车以后要揍我。
尽管路不好走,但今天一路上风光很美,除了雪山还有一直伴随在你身边的那著名的可可西里大草原,远远的可以看见羚羊等野生动物,还有那些高原所特有的遍地低矮的野花。
http://img3.pp.sohu.com/images/2006/5/26/19/7/10bbbf7f7b8.jpg初上高原" />
沱沱河终于到了,这时已是下午5:50分,我们才终于在兵站吃上了午饭,饿极了的饭真好吃!我们已经在路上跑了11个小时了,才走了413公里,这才是今天一半的路程。下一站是唐古拉山,目前心律是100。
刚要出发却发现左后胎瘪了,这时的天空忽然下起了雨,接着又变成了雪。不得已,雨雪中第一次给这辆新车换胎,看着说明书,试着千斤顶,加上高原上做动作又喘,很冷很冷,好狼狈!
2003年06月12日凌晨
剩余的420公里又用了我们7个半小时,到达那曲时已是下半夜2:15分了。这一段路全是在翻唐古拉山,一直是盘山公路,非常多的大车。在唐古拉山兵站加完油,快进山时天开始黑了。当我们到达5231米的山口时,已是晚上10:30了。
夜色中的唐古拉山,皓月当空,映着雪山的反光,天哪!太美了,一丝风都没有,静穆得让你http://img1.pp.sohu.com/images/2006/5/26/19/25/10c7b58e6f5.jpg初上高原" />有想哭的感觉!
下山时山里开始下雨、下雪、下冰雹,青藏高原的气候真是变幻莫测!太诡异了!
我们昨天在路上共走了19个小时,850公里,住在那曲海拔是4600米,但夜里竟然睡得很好,只不过心律快一点。
向导车上的小张是第一次走青藏线,他却说头疼得整夜没睡。
我们要去纳木措,那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一路上和我们同方向的大车小车上坐满了藏人,车被装饰得很鲜艳,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很是热闹。车到当雄,在路边四川人开的小店里吃饭时,来了位向我们兜售冬虫夏草的牧民,他的虫草很新鲜,显然是从地里刚挖出来的,他每根要卖6元,因为没有比较我也不知道贵贱,但我知道那曲这一带是西藏产虫草最著名的地方。
16:06
从当雄到纳木措湖的61公里路很漂亮!山色很美!路上全是朝圣的人流车流,路边是他们昨夜的帐篷。
有一位手拿转经筒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嘴里念念有词地独自走在这大山里,面容是那样的虔诚而坚定,我不知道她已经走了多久,但知道她的目的地还有几十公里,当她和我的目光相遇时,老人笑了,那么的慈祥,我忽然想起了我奶奶。
纳木措湖到了!哇!非常震撼人的场面!山顶到湖边,从天到地缀满了五彩的幡,人们敬献的哈达几乎把山包成了白色,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转湖朝圣的人流远远的望不到头,真是人山人海,那感觉好像是整个西藏的人都来了!
http://img3.pp.sohu.com/images/2006/5/26/19/20/10bbc047f1e.jpg初上高原" />
自从进入西藏,我还没见过这么多的人。转湖的人们告诉我,纳木措湖也叫羊湖,今年是羊年,是这个湖的本命年,今天是这个湖的生日,所以是十二年一度的大节。一听这话我心里真是高兴极了,不仅是因为我也属羊,还因为今天我正好在这里。阳光下,面对波光粼粼的圣湖,你会有种希望被它拥抱的渴望。我把车开离了公路,向着湖,车轮下砂石发出的响声让你的身心享受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放松,直到湖水没着了轮子,我才停下。浪拂着岸,发出丁丁咚咚的金属声,洁净的砂石托着我的身体,尽情地伸展之后,立刻有一种想睡的感觉,确切地说是一种想睡着后不再醒来的感觉。
http://img1.pp.sohu.com/images/2006/5/26/19/24/10c7b580316.jpg初上高原" />
我们在湖边呆了很久,看看太阳的角度知道该离开了,可是不知怎的刚走却又转了回来,忽然我心血来潮,提高了车速,在湖边的草原和砂地上狂奔起来,信马由缰地驰骋,轧过的地方就是路,没有拘束的感觉真好!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感觉,这让我想起一句话:马踏过的地方就是我的疆土!好像是成吉思汗说的吧?
夜里到了拉萨,很轻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