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冷极“空气天堂”面前,无论多浓的雾霾君都可以滚蛋了!

在一个个雾霾天来临之际,你、我、她,无论在家中、办公室,大家都有的一个共同的想法——“等风来”,希望大风能早日到来吹散这无处不在的雾霾。
其实,在每个雾霾天来临之际,人们的这种“等风来”心情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远离大城市千里之外的中国冷极,就是一个你带着家人、亲朋好友、事业合作伙伴远离雾霾天气、呼吸清新空气、清肝洗肺延年益寿、体验冷极文化的绝佳之地。
中国冷极,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旗下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122°55',北纬50°20'~52°30',年平均气温为-5.3℃,有史记载以来的极端最低气温达到了-58℃。
这里虽是祖国北疆的边陲小镇,但融合网在与诸多各方人士交流的时候却发现,这里更喜欢被誉为“空气天堂”。
http://s6/mw690/001k9GsSzy785bbIfIh25&690
图为:雪山、松树与苍鹰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冷极,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该地区的负氧离子含量达2.3万每立方厘米,最高时可达4万每立方厘米以上,而且这个地区的负氧离子是在冷空气条件下形成的。
http://s14/mw690/001k9GsSzy785bdZ4YZ9d&690
图为:负氧离子含量达2.3万每立方厘米
说句题外话——生活在大城市十余年之久的融合网小编日常有鼻炎,无论在北京居住,还是去各地出差,只要遇到空气质量特别差的时候,房间、办公室里的纸篓里面都装满了擤鼻涕的纸。
2016年12月20日~2017年1月2日,自从融合网小编踏上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大草原土地之后,这种症状就很神奇般的消失了,只是每天早上洗脸的时候会顺带着用水清洗一下鼻腔即可。
拥有着母亲般怀抱的中国冷极及冷极人,在原有的森工文化、驯鹿文化、狩猎文化、萨满文化、桦树皮文化、冷极文化、生态养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网小编在向诸多当地长辈们请教、总结后又首创出了该地区独特无二的雪地字文化、窗冰花文化,融合网这里就结合着各种实际情况为大家介绍几大类中国冷极地区所独特的文化名片。
驯鹿文化与狩猎文化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一个走出森林的狩猎部落,常年居住在林海雪原深处,依靠打猎和放养驯鹿为生,每年随着鹿群的觅食而不断迁徙,在14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与驯鹿相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使鹿文化,是世界级的名片。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的种种迹象和思维方式至今仍然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中间部分地保留着,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原始民族文化现象。
http://s3/mw690/001k9GsSzy785bfu5q242&690
图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迁徙表演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迁,驯鹿在其他北方民族中已先后消失,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拥有中国唯一的驯鹿种群,目前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共有308人,使鹿部落的8个驯鹿放牧点、14个猎民点饲养着全国仅有的上千头驯鹿,上述数据统计时间截止于2017年1月1日。
文化体验
可根据文化交流团的相关规模,在获得中国冷极相关主管部门、敖鲁古雅使鹿部落首领及族人的许可后,有秩序的去原始森林中寻找并探访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
到鄂温克猎民家里,接受古老的传统礼节迎接礼和祝福的神水。
与鄂温克猎人林中寻找鹿群,与驯鹿亲密接触,在寻找驯鹿的同时了解猎民原始的饲养驯鹿的方法。
亲自参与并品尝烤鹿肉串,欣赏原始部落民族歌舞表演。
与鄂温克猎民学习制作手工艺品。
向鄂温克猎民学习狩猎常识并到狩猎区进行实地操作……
文化体验时间大约一天到数天之内。
中国冷极文化
这里因为穿越了北纬52度,被称作“中国冷极”,这里更是“中国圣诞老人出发地”,这里更是中国冰雪画、冰雕、雪雕的诞生地。
来到中国冷极可以亲眼目睹中国冰雪画所描绘的冰封雪飘的自然奇境。
http://s13/mw690/001k9GsSzy785bhG4Wwdc&690
图为:道路两旁的雪雕作品
到中国冷极挑战极寒、挑战自然,走进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最真实地感受“冷极文化”的独特之处。
文化体验
当天上午,可在中国冷极市区、郊区的道路两旁随处的观赏到各种造型的雪雕、冰雕作品,最主要的是免费的哟。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当天下午,可从根河市区租车并花费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前往中国冷极点、冷极村、517工队等地参加游览。
因为当地天黑的时间大约在五六点钟,出于安全的考虑,当天晚上最好在冷极村住宿,并顺便体验一下冷极地区的火炕、食宿文化。
融合网雪地字文化
中国冷极地区的无霜期约为60天~70天左右,而其结冻期却高达210天以上,这里就很自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在这白雪茫茫、一望无垠的雪地之间,融合网发现,这里遍地全都是随处可用的宣纸、画板,用你身边的木棍等特殊书写工具就可以在洁白无瑕的雪地上留下你的誓言、你的祝福,特此也为其赋予了融合网雪地字的说法与称谓。
http://s16/mw690/001k9GsSzy785biZEcLcf&690
图为:融合网的雪地字
把你的墨宝留在这种宣纸、画板上之后不仅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杰作,更是最为环保的,可以随时擦写的——你既可以人为的用雪把你的墨宝覆盖住,还可在某一天的大自然力量(即再次下雪)之下把你的墨宝覆盖掉。
文化体验
中国冷极随处可以书写融合网雪地字——无论是在公路、铁路、乡间小路的两旁;还是在山丘上;在桦树林、松树林深处;在平坦的草原上……
你都可以信手拈来,把你最想表达的写出来、画出来。
不过切记,在你的杰作写出来、画出来之后一定要及时用你手中的相机、手机把你的杰作拍下来。
最主要的是,在这里书写融合网雪地字也是免费的哟。
融合网窗冰花
在半个多月的居住时间里,融合网小编发现了一个久居在楼房中人们永远不能体验到的自然文化艺术作品,其主要体现形式就是每天早上,在人们居住的平房窗户玻璃上面会生成一个个造型精美、千差万别的艺术作品,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扇屏……
http://s2/mw690/001k9GsSzy785bkteV341&690
图为:2017年1月2日早上8:30拍摄的融合网窗冰花
最主要的是这个作品,既然是同一扇窗户上面同一个位置的玻璃,每天早上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及图案也是各不相同的。
对于这种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作品,融合网暂时称其为融合网窗冰花,也期待着未来人们能够给起一个更为贴切的称谓。
文化体验
每天晚上九点钟以后,召集大家去观看不同居民家中的窗户上面的结冰情况。
每天早上六、七、八点钟,召集大家去不同的居民家中观看、拍摄融合网窗冰花。
中国冷极生态养生文化
“跑的太快准会有机会跌倒的”,对于久居在大城市人们进行生态养生一事,自然也不例外。
在中国冷极这样难得的生态环境中,不能期望着一两次的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就能达到一个生态养生的目标,唯有通过不断的与当地生态与大自然相融,慢慢的进行养生成为不二之选。
文化体验
常年在中国冷极居住,可以体验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独特的风光。而且除了冬季之外的风光之外,春夏秋的自然风光真的是转瞬即逝。
在这里,你可以放心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大口吃着放养的烤全羊,喝着清澈的井水,品尝着原始森林中的各种果实(比如,蓝莓、臭李子、松籽、蘑菇、木耳等)。
http://s11/mw690/001k9GsSzy785bm2eVQ6a&690
图为:土著的羊肉汤
你更可以放空般的将自己自由落地,直接躺在松软的雪地上,与厚厚的积雪述说着你心中的某个小秘密。
中国冷极土特产
在中国冷极,物产丰富,这里有野生动植物3000多种,其中,中草药420多种,野生浆果30多种,天然菌类11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200多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8种,二级保护动物36种。
http://s3/mw690/001k9GsSzy785bnqyjwc2&690
图为:从国外引进的鹿皮
野山菌、野山菜:总的蕴藏量达14万吨,品种主要有柳蒿芽、四叶菜、老山芹、山葱、黄花菜、猴头、牛肝菌等;
野生浆果:蓝莓(当地人俗称“都柿”)、红豆、蓝靛果、臭李子、水葡萄等。
这里,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有大小河流50多条,地下水总量达到4.92亿立方米。
http://s1/mw690/001k9GsSzy785boCcAo30&690
图为:藏獒的瘤雕手工艺作品
近几年,当地人除了从国外引进诸如貂皮、鹿皮、羊驼皮等产品之外,还挖掘及开发出了诸如瘤雕、根雕等文化艺术产品。
上面所说的关于中国冷极的各种文化,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中国冷极,是一座说也说不完的宝地,无论你是两三天的短暂休憩,还是长达数月的亲密接触,中国冷极都用它的怀抱,带着您领略到不同的风景。
最后,融合网携中国冷极十余万人民期待着久居于大城市中的您及您的家人来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中国冷极大口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融合网更期待着未来能带着您及您的亲朋好友、家人、同事、事业合作伙伴,一同开启中国冷极的文化艺术交流、探索、体验、共同发展之旅。
中国冷极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主要行程
如果您的时间只有短暂的数天,融合网为您设计并规划出了以下几条中国冷极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行程——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可以参观博物馆、民俗手工艺品作坊、猎民新居、列巴博物馆,观看驯鹿拉雪橇比赛,去圣诞乐园与芬兰圣诞老人合影留念,发放冷极证书。去原始部落与驯鹿亲密接触。在敖鲁古雅广场集合并参加篝火晚会。
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可以体验雪地摩托、雪中找宝、品冷极第一锅,欣赏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迁徙表演。
冷极点:参观冷极雕塑合影留念,参观雾凇,欣赏偃松林。
冷极村及市区各民宿点:欣赏东北秧歌、参观雪雕广场,睡火炕,吃土著菜,体验抬木头、锯木头、劈柈子,体验抽冰尜、滑冰车等冰上活动,乘坐马拉爬犁,狗拉雪橇等娱乐活动。
关于中国冷极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可拨打18601278353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