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计到2021年全球智能电表收入为70亿美元 传统机顶盒企业有没有想过转型

(2016-07-29 12:00:19)
标签:

国家电网

分类: 广播电影电视产业采访花絮
随着先进技术在全球市场的不断发展,2015年全球智能电表制造商共售出1亿多只智能电表,创造了超过40亿美元的硬件收入。与2014年相比,智能电表收入估计上涨了4%,预计2021年全球智能电表年收入将达到70亿美元。

之所以全球近几年能形成如此大的产业规模,其因素有很多种,但融合网|DWRH.net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在过去数年之内开始了大规模的智能电表安装工作,而且在十年规划中我国仍将大规模推广使用智能电表。

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在智能电表的安装数据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融合网|DWRH.net通过进行数据搜集,将国家电网近几年在智能电表安装数量进行了统计,其数据如下所示——

2012年4月底以前,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累计安装应用智能电能表达8352万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8850万户。

两年之后的2014年第一季度,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新装智能电表1400万只,累计安装就达到1.96亿只,用电信息自动采集突破2亿户。根据当时的国家电网公司计划,2014年全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将更换改造电表6091万只,累计实现采集2.52亿户。

又是两年之后的2016年7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营销(农电)工作座谈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安装智能电能表达到3709万只。

对于我国已发装并使用的智能电表市场规模,2016年1月23日,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韩君在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2016年营销(农电)工作会议会议上就表示,经过“十二五”的努力,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保有量接近全球50%,自动化抄表核算比例达到97.1%,营销专业人均服务客户数提升33%。

实际上,2015年,我国再一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电表单一市场,消化了全球几乎一半的普通电表和智能电表。而亚洲的其他国家,例如,日本也安装了上百万台智能电表用于公共事业,试图在国家解除市场管制之前建立强大的智能电表基础。而在过去的12个月里面,欧洲和北美的智能电表销售持续稳健增长,已经走出了因此前推广计划一再延迟所造成的困窘局面。比如,2015年,已有多个欧洲国家安装了数以百万计的智能电表。

众所周知,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重要基础设备,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属于AM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

目前来看,作为电力资源的相关运营机构通过大规模部署智能电表,初步实现的目标不外乎是节能减排,让宝贵的电力资源的调节更加智能化等方面,但未来,如何进行二次开发并创新出全新的赢利模式则是包括电力机构、互联网企业、文化企业、相关软硬件企业及其他第三方机构共同考虑及规划的。

融合网|DWRH.net认为,目前来看,智能电表除具有基本的双向计量功能外,还具有了阶梯计费、断电提醒、偷电提醒报警、无线发射数据、远程抄表、远程充电费等多种功能。从广电、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融合网|DWRH.net在反思的一点则是,智能电表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也给目前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三大电信运营商及其他宽带运营商都敲响了警钟。

未来,智能电表这个终端的功能到底能被开发到何种程度?如果其一旦取得相应突破,我们家中的有线电视机顶盒、IPTV机顶盒等还有多大的生存空间与价值呢?

国家电网公司是从2009年开始启动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当中最重要的智能终端,其快速发展的时代由此拉开序幕,自2009年年底到2016年年中,短短的六七年的时间,国网电网及其南方电网旗下的智能电表这个终端就达到了数亿户。

而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所开展的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工作为例,从2003年所诞生的N个模式,如,青岛模式、佛山经验、杭州做法等等,一直到2016年,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工作仍然没有全部实现,更不用说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当然,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每个地区的有线电视行业都有其特殊的一面。

仅仅站在智能电表的发放及安装这个环节来看,融合网|DWRH.net认为我国在智能电表安装及发放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通过中国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以统一招标的方式推广,这两大机构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其各地方电网公司的执行力不容小觑。

对于众多的机顶盒企业来说,你们是不是可以借这个机会再进行一次大的产业转型呢?至于如何进行转型,有没有这样的技术、资金、人才等实力等一系列话题,融合网|DWRH.net认为,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