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纯勇
吴纯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74
  • 关注人气:4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纯勇制造】乘车那点事

(2010-06-29 22:16:51)
标签:

地铁

乘车

吴纯勇

一号线

八通线

  生活在“钢筋水泥铸造成的大都市”的你我,与其他凡人一样,“衣食住行”也是你我的一个生存的几大要素。

  说到“行”,笔者在北京打拼十余年过程中,天天都是在通过各种交通工具进而实现不同层面的“长征”的,在天天挤公交、等公交、追公交的日子里,逐步发现,原来乘车虽是一件看似很平常的小事,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之后,多年之后再翻读一番,也许会别有风味。

  “那点事”三个字前面的定语很多,如,租赁、同居、上班等等,笔者这里面就在其前面加上“乘车”这个定语,今后将把日常乘车过程所见、所思、所挤等内容通过笔者的笔及文字一一呈现给诸位达人们。

    何种滋味,众位看官心中自有一杆秤。


  十六、小朋友你要从小有竞争意识

  2013年1月21日7:30左右,一号线四惠东站。

  在车未到站之前,车站上排队的人们井然有序。

  当车缓缓进站后,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在车门开启的一瞬间,每个座位上都坐上人了。

  车缓缓开动后,一个约5岁左右的小朋友跟其母亲表示想坐着,其母亲无奈四处张望时,旁边的一个美少女把那个小朋友拉了过来让其坐到自已的身边。

  随后,这个美少女给那个小朋友讲了句至理名言——小朋友,你要从小就有竞争意识呀……


  十五、老女人之间互夸的背后

  2012年6月14日17:10,北京,647路公交车。
  一方面是公交车始发站,另外一方面还没有到下班高峰期,车驶上高速路之后每个人都有一个座位,每个人找到合适的位置坐了下来。
  旁边两个老女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们素不相识却在互相夸着对方——

  女人甲:“……你皮肤保养真好,今年也就刚刚25岁或27岁吧……”

  女人乙:“……呦,妹妹你真会夸人,我要大得多。你也就20多岁吧……”

  两个老女人皮肤等各方面下垂的很厉害,明显有四十多岁,却在这儿互相捧着,真是有些受不了。
  但就在这样的对话中,双方各自卖出一份保险和护肤品。
  太精典了,市场原来就是这样练成的。
  这是我辈需要学习的!!

  十四、小女孩哭着说魔法显灵了

  2012年2月22日,北京,地铁十号线海淀黄庄站。
  一个小女孩拿着一根彩条形状的棍子在车厢里面摹仿着哈利波特的场景在四处乱点玩,当她把手中的魔棍点到了一位身高细高挑、披肩发的女士身上,她边点边喊着,“我要把你变成一只大青蛙、大青蛙……”。
  被点的这位很配合的转过了头,而且极其友好的冲小女孩微笑着。
  顿时,小女孩一边扑向她妈妈的怀里面,一边带着哭腔般的高声喊道,“妈妈、妈妈,……,魔法显灵了、魔法显灵了……”



  十三:情人节陪老婆过的

  2012年2月15日,北京,西单地铁一号线,西单自古就是一个充满着浪漫的地方。
  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面人声鼎沸,一对亲密的情侣很甜蜜的在一起做着各种纠结的动作。
  在不断行进的过程中,女的一直在质问那位男士情人节为什么不陪她过,“……你到底跟谁在一起……”,最后,男士忍无可忍的大声说道,“你说我能跟谁在一起,我昨天是陪我老婆一起过的……”。
  顿时,整节车厢鸦雀无声……

 

  十二:经典的地铁“叫卖”声

  2011年12月16日08:00左右,北京市建国门2号线换乘处,到处人头攒动。

  有一个车站秩序维护人员维护秩序的语言很经典,现分享给诸位,但请诸位先把自己假设在街边的各种小店这种环境之下。

  当时人巨多,人们都在拥挤着,恰恰这时候,有一个声音飘到了每个等车、换乘人的耳边,“……好消息、好消息……”。就在大家驻足观望的时候,还以为地铁里面怎么会有促销信息时,只听到这位高人再次喊道,“……好消息、好消息,再次列车即将到站了……”

  牛人牛语……

 

  十一:挤车后看看兜里有无别人的钱包:

  2011年11月25日17:30,中午从西安出差抵京后就去工信部谈合作,谈完后坐地铁10号线回家。

  两个装扮性感的女孩子被挤上车后,评论着北京挤地铁、挤公交的难度值及其各自经典经历,其中一个女孩子表示,有次她下车到单位后四处找不到她钱包,里面可有其身份证、银行卡、少量现金、名片等物品。

  给其第一反应就是这次是让小偷“顺手牵羊”了,但幸运的是,有人当天给她打电话表示钱包在该人手中。

  与该人见面,二人共同回忆才想起来,这个女孩子在挤车过程中,把钱包放到了别人裤兜里。

 

  十、没有游戏规则的穿行

    2010年9月的某日,当天出门的时间已接近九点钟,乘坐地铁的人比上下班高峰自然少了许多。

    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段,在一些重要的换乘站都是有多种分流措施的。当天,由于已接近中午时分,笔者在四惠地铁站换乘时,就不用再走原来分流时所用的那种铁栅栏通道。

    但就在人们穿行在便捷的通道时却发现,似乎行走起来比上班高峰时还要费时间,甚至还要拥挤一些。

    笔者经常仔细观察后发现,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没有规则、没有规矩下面的人们,每个个体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穿行中,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势必每个人都会与其他人进行相撞的。

 

  九、低调与高音

    2010年8月16日早上,又是一个“男女老少共挤”的一个上班高峰期。

    一对热恋中的情侣被挤上了车厢,在挤来挤去过程中,热恋中的那个女孩被另外一个女人踩了一脚。

 

    于是乎,两个女人简单且有趣的对骂场景出现——

    前几分钟前,双方音调一个比一个高,颇有些双方都要放手一搏、大施拳脚的味道在里面;

    后几分钟后,双方音调一个比一个低,最主要的是人越挤越多,新上来的人们已将两人“包围”起来;

    没有了对骂目标,自然就没有必要再浪费口水。

    由此可以看出,人有时低调还真是有必要的……

 

    不过,这儿之后车厢中又恢复挤人与被挤者之间喊口号似的声音,并逐步成为主流声音——

    “……上了……”、“……轻点儿……”

 

  八、地铁站实行“东西放人”

  2010年7月26日早上八点多一点,正是上班早高峰时期,因为一男人在一号线某一站跳车导致了北京地铁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停运状态。

  在四惠东地铁站,诸多上班族正在焦急等待的过程中,广播里面不断的播放着相关信息,当地铁正常运转后,只听到广播里面高声的喊了几声——“东西放人”、“东西放人”……

    “……什么东西能放人、怎么还东西放人……”,后来,广播员也许意识到了自己的口误,连忙进行了更改,“地铁站东西两侧等候区可以放人进站乘车”……

 

    七、买奔驰还是买宝马?

    2010年7月25日下午13:00,668路公交车,玉桥小区站。

  一位男子边上车边打着电话询问道——

  “……你帮参谋参谋,我买奔驰好还是买宝马好……”

  “……还是我奔驰宝巴一齐买……”。

  全车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聚焦在了他的身上,“反正一两百块钱的事”……

  最后才弄明白,感情对方只是看到了一个车模店正在打折中……

 

  六、人未行,物已到

  挤北京地铁经常会遇到些“人未行,货已到”的故事——

  一日,一妙龄少女的手提袋在关门瞬间被夹在了车门中间,车开了,黄色的手提袋在空中飘舞着;

  一日,一妙龄少女/少妇被挤上车后,竟然发现她的鞋被留在了站台,呼喊中也没有找回她的鞋

  ……

 

  五、老妪力虽衰?非也!

  2010年7月9日早上,北京一号线地铁大望路站。

  一位老大娘在人头攒动的上班族当中勇敢的挤上了车,七挤八挤,就把这位老大娘挤到了我的身边,每天为了赶时间从不吃早饭的我就在瞬间受到这位老大娘拳头的攻击,而其硬梆梆的拳头恰恰捅到我的肚子上面,痛苦中……

  杜甫《石壕吏》中对老大娘似的人物有一个很生动形象的描述,那就是“老妪力虽衰”,但今天我所遇到的这位老妪却并非如此。

 

  四、冰水两重天:
  2010年7月2日下午,去凤凰网录完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解读的节目后,就搭着流媒体网的张彦翔车回到了大北窑。

  在大北窑乘坐938支6时,一进入车厢,冰凉的空调凉气就与车外高达40多度的天气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个温差,在车上的人们终于摆脱了大街上酷热的天气。
  就在这样的空间中,赫然有一妙龄女子迅速从包中拿出了一个外套披在了身上,呵呵,果然是冰水两重天。

 

  三、脚下留情型:

  在挤地铁的过程中,由于被动的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作为力量较弱的一方就自然会在身体上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每双脚就是其中之一。

  一日,一个貌似穿着高跟拖鞋的妙龄女子就深受其害,在人挤人的状态下,就能听到其刺耳的尖叫声。

  直到地铁过了建国门站后人变得越来越少的状态下,才发现,该妙龄女子的脚面上已有鲜血渗出。

  除了许许多多的妙龄女子出现的这种状态之外,作为男人们的皮鞋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呜乎,难道,今后我们还得预备两双鞋——一双就是为了来回路上让人踩的;另外一双才是为了上班时穿的?!


  二、瞬间情侣型:

  对于天天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男女老幼们而言,挤地铁、公交车的时候会经常性的遭遇到“各种挤车的内外力能够瞬间将各类素未平生的男人女人们挤在一起,而且一时间让他们成为一对对如胶似漆的情侣们”。

  这种局面的出现到底是何种滋味,唯有当事双方方能品出来的,外者只能是看个热闹而已。


  一、暗器型:

  2010年6月25日,临河里城铁站。

  早班的人们在等城铁到来时要好好的慰问一下自己的肚子,就有这么一位,正拿着红柿子在等着。

  车辆正进站但尚未停稳,人群开始噪动起来,吃柿子的这位也许受到的压力有些过大,“手中的软柿子自然发出了一流流的柿子”到前面人身上。

  结果,自然当事各方骂声一片,但这种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下就会弱化了许多。

    更多内容请访问:融合网|DWRH.NET

http://s13/mw690/001k9GsSgy6PAsvxuDW0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