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纯勇
吴纯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74
  • 关注人气:4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纯勇制造】中国彩电工业:“一个猛子”进军大屏幕

(2009-05-26 15:29:02)
标签:

长虹

等离子

自主创新

平板电视

分类: 个人心情随笔
  5月19日,第十二届科博会隆重开幕,我国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首次亮相,其中长虹集团展示了中国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等离子项目是长虹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同时也是四川省罕见的大项目,在克服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之后,实现了量产,使我们看到民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勇气与决心。


  这几年彩电业处于平板时代,平板电视的销售收入在整个电视业销售额中的分量正日益加重。国内平板电视从2004年开始启动,以长虹为例,2005年,平板销售收入占该彩电总收入的20%;2006年,超过45%,接下来的几年也以一个上升的趋势在良性变动。而平板电视带来商机无限的同时,由于显示屏占整机成本的70%~80%,从某种意义上讲,销售平板电视就是销售屏。而屏的生产几乎都由跨国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因此而处处被动,彩电的出口也大幅下降,相反国外的产品却潮水一样涌进来。长此下去是不可能得到稳定、长足的发展的。这个现象同时也给民族企业带来深思:“该怎样突破这样的现状?”

 

【吴纯勇制造】中国彩电工业:“一个猛子”进军大屏幕


  在国内市场,液晶电视所占市场的比重远远大于等离子电视,而除了台湾有几家液晶屏制造企业外,液晶屏制造厂家主要集中在日、韩等国家,且主要企业均以“垂直整合”的模式运营,既生产屏又生产电视机。一方面,制造技术上国外与国内企业优劣明显;另一方面,国外企业技术与产品的综合前进,更让国内因屏技术的欠缺使彩电的发展显得多少有些无力。要想依靠外部引来的技术发展,并最后打败对方,这无疑是极其困难且吃力不讨好的事。

 

  长虹显然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点,必须集中力量开发和引进自己的核心技术。长虹在面对“液晶屏”和“等离子屏”两条大道前做出了艰难而理智的抉择,最后以投资相对较少、研发空间大、成本下降空间大,而在全球市场上生产企业较少、基本处于供需平衡、价格平稳的等离子屏作为最终选择。

 

  长虹认为进入PDP屏产业也即直指产业软肋,不仅将实现长虹平板电视产业向上游战略转移,掌握关键器件的核心技术,获得平板电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进而大幅提升公司在未来彩电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将带动整个中国平板电视产业生存环境趋于良性,使行业内上下游各厂商都能得到自身的利益。

  从某种角度讲,中国市场上液晶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受局限于中国特定的国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屏幕的电视渐渐将成为普遍家庭的首选。而在大尺寸电视领域,等离子屏具备的优势远大于液晶屏,而同时由于市场上液晶屏生产厂家较多,导致产能过剩,在液晶面板行业要想获得比较优势,唯一的出路是让自己变得更强,随即陷入一场巨额投资的“升级换代”之战,技术的门槛国内企业突破无门,资金实力又远不如跨国巨头,所有大陆的液晶面板企业只好在低世代生产线徘徊,靠生产小尺寸液晶面板艰难度日,甚至出现巨亏。

 

  从这个角度而言,等离子屏未来发展的潜力是难以估量的,这也间接体现出长虹集团的正确抉择,或者说以长虹为主要代表的民族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发展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


  当然,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是需要代价的。但是,如果完全依赖外来技术同样是需要代价的,一旦外方对技术实行封锁,那么企业受到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长期下去,会渐渐形成外来技术文化对于国内民族企业的控制。民族企业只有自主创新发展,把握市场引导和消费者引导的大方向,靠自主创新充分整合全球研发资源,从而掌握核心技术,这样才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最终才能引领市场潮流。


  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民族企业才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