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纯勇制造】华友结盟MTV化解风险还是商业炒作?

(2006-08-09 12:52:10)
分类: 广播电影电视产业采访花絮
  7月10日,也就是在中国移动启动针对国内SP行业整顿新措施的同一天,华友世纪正式对外表示,与维亚康母(VIACOM)旗下公司MTV全球音乐电视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其实,从去年开始,华友世纪就积极尝试从纯粹SP向数字娱乐内容转移——从签约张靓颖、成立数码传媒公司,再到控股飞乐唱片、华谊兄弟音乐和岩浆数码。
  同时,华友飞乐在4月份签约MTV当家主持人爱戴,通过资本的力量完成对数字娱乐内容资源的拓展。由此可以看出,华友世纪一直积极拓展自己的内容来源。
  
  概念炒作还是补内容短板?

  刚刚才上任不到两个月的华友世纪“新当家人”——总裁兼COO王少剑对此表示,与MTV此次的合作,不仅丰富了华友世纪在手机上的娱乐内容和服务,同时也为公司扩大无线娱乐市场份额提供了保证。
  据介绍,华友世纪将在MTV全球音乐电视台《MTV学英语》、《超级盛典》、《互动歌会》、《点歌台》、《明星档案》节目中,增加全方位的实时短信、IVR互动环节,并借助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丰富的娱乐节目内容资源,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手机用户提供收费信息和内容服务。
  华友世纪市场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在MTV全球音乐电视台24小时频道及发行节目中,增加实时短信、IVR互动环节,并借助MTV全球音乐电视台娱乐节目内容资源推出“M派”无线娱乐产品,为手机用户提供收费信息和内容服务。
  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于华友世纪的这一举措表示了赞同,称此举是华友世纪积极向CP靠拢,化解如今SP行业风险的一个积极举措。
  更有人士表示,从去年开始,华友世纪就在数字娱乐内容方面展开行动,华友世纪这一系列的举措,也表明了纯粹依靠单一的无线业务而没有内容支持,华友世纪恐难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华友世纪此次与MTV全球音乐电视台的战略合作,也被视为这一战略的延续。
  但身为《数字音乐》杂志出品人的张志远却对此却另有一番见解。“双方此次的联盟,从根本上并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只是一种炒作行为。这主要在于,MTV在中国内地没有落地。所以对华友世纪在业务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帮助,另外,这种合作,还需要一个好的‘操盘手’去会运作。华友世纪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积累了太多的资源,但现在来看,仍像一盘散沙。没有人去整合这些资源。”
 
  华友世纪下一步的挑战

  张志远指出,目前华友世纪这样与MTV合作的业务及其他相关业务还处于市场导入期,短期内无法赢利。“任何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都有这样的规律,首先是市场导入期,这个时候就是领先企业前期的炒作,战略性亏损是必然也是必要的,让产品小规模进入。然后会有小部分的高端消费者来早期试用,然后成规模化后进入成熟期降价普及,大部分的消费者也开始接受并使用。华友世纪现在就处于这个漫长的市场导入期,市场导入期谁也说不好要经历多长时间,如果比较长的话,例如3G的推迟到临,其他竞争对手在这期间会很多机会来迎头赶上。”
  在音乐行业里,之前推出的手机唱片、数字唱片、网络音乐唱片等概念的唱片,都只是炒作,无论是彩铃下载还唱片销售都没有带来多大的实质收入。因为只有一个概念,并没有具体的方法再往内部深入营销。什么样的彩铃唱片会有大的销售量?什么样的彩铃歌曲下载量会大?不清楚,因为他们目前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专业全能人才。
  所以华友世纪只有概念炒作,而无法从具体业务里获得真正的名利双收,这也是企业在市场导入期必然的做法。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今,华友世纪的股价已跌去40%左右,该公司近日还曾发布公告指出,中移动的有关新政将对其2006年第三、四季度无线增值服务业绩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为此,有业内分析师认为,华友世纪此举意在通过加强内容和服务摆脱“食物链底层”的被动局面,从而一定程度上化解业绩下滑的压力。
 
  低成本和电视渠道是解决之道

  张志远表示,在数字传播新形式下,需要低成本的运营办法。“目前,国内影视公司都是大制作成本的节目,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合作价值。SP行业不能按内容的制作成本定价,而是要按市场接受程度来定价。消费者接受多少钱,然后按这个成本来制作或选择内容,赢利模式的设计是应该从后往前推的。”
  张志远举例说,消费者每个月愿意为内容付出10元的这种包月收费模式,那么如果有100万人订制这项业务,那么这项业务的总成本就不能超过1000万元,“如果搞2000万的大制作就是亏钱的。”
  影视与音乐的定价都是一样的,业务收入也差不多。但是影视节目比音乐的制作成本要高多了,对手机硬件的成本要求也高多了。所以现在音乐走在了前面,是目前SP行业最经济最适合的业务。
  音乐本身也要告别传统的大手笔的音乐运营模式,利用数字技术来地成本制作、数字渠道来宣传推广音乐。最后要把SP业务做大,必须整合营销,把电视这个主流的渠道也整合进来。
  张志远最后表示,真正的解决办法在于,低成本的网络音乐(如TOM模式)与电视相结合(如超女模式),走主流渠道。电视是这个社会主流的渠道,以后要为无线业务专门量身打造节目。光线传媒等相关公司都在做进一步的尝试,以后真正胜利的是那些能解决电视渠道的公司。
  现在已经有了彩铃功能的广播节目,比如彩铃乐翻天。那么电视节目应该怎么量身订做?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可以有较高的推广效果?电视领域怎么来进入等等一系列问题将会继续让我们去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