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唱空茅台的逻辑
茅台,无非就是一个可以保持30%左右增长的企业。世道不好,差不到哪儿去,世道好,也快不到哪儿去。所以,任何时期, 唱空茅台,都是不缺少理由的。总结起来,无非是两类逻辑:第一类,是认为这30%的增长,太低了,茅台这么低的增长(才百分之三十几),凭什么居然十几倍的市盈率?如果世道转好,茅台能跑得过那些周期股吗?另一类,正好相反,他们认为这30%的增长太高了,茅台这么高的增长(居然高达百分之三十几)?如果世道不好,树难不成还能长到天上去的?还拿不拿地心引力当回事儿了?
当然,这些都还是“逻辑”,而市场是没有逻辑的。所以大家的真实想法是,嘴里说着“树长不到天上去”(百分之三十几的增长太高了),心里想的却是“茅台这么低的增长(才百分之三十几),凭什么居然十几倍的市盈率?不信,你看那银行。。。”
更有强悍者,可以直接把这两个逻辑混同使用,就象他们把“市场上90%的茅台都是假酒(别看它们跟真酒卖一个价儿)”与“茅台要是增加一点产量,必然卖不动”两大唱空逻辑混同使用一样。没说的,牛人,就是牛人。
总之,这30%的增长,无论是高了,还是低了,都是可以用来作为看空茅台的理由的。未来如果是牛市,茅台必不能跑第一,是输家;同样,如果未来是熊市,茅台则很难保持30%,还是输家。显然,你只要是拿了茅台,那你就输定了。那还需要“看”吗?直接“唱”就好了,更不要说是“理由”了。如果你对牛市充满憧憬,那么他们可以使用第一个逻辑;而如果你满足于这样的增长,他们可以使用第二个逻辑。于是,看空茅台,是不需要理由的;唱空茅台,是不需要看的。只有那3万多的傻瓜才会买茅台这样的股票。你是那“3万多的傻瓜”中的一个吗?如果是,请闭嘴。
以前听过一个笑话,有一妇人,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跟前哭泣,一天,老和尚问她:“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呀?”她说,“我女儿卖布鞋,这连天下雨,我女儿一双鞋都卖不出,我如何能不哭?”
老和尚觉得,理由充分,逻辑清晰,不哭才怪。可是,转天,天晴了,又见到她在那里哭,老和尚不解道,“天晴了,你怎么还哭啊?”那妇人道:“我还有一个女儿卖伞。这天晴了,我小女儿就一把伞也卖不出了,我如何能不哭呢?” 理由同样充分,逻辑越发清晰。然而,既然无论下不下雨,她都能哭个稀里哗啦的,那么,她的哭的越响,哭的理由越充分,逻辑越清晰,不就越说明,其实哭天抹泪儿,是既不需要逻辑,又不需要理由的吗?那就哭吧,别憋出病来。
至于有的人说,现在投资茅台,不如2003年投资它“容易”。这个没办法,投资是吃不了“后悔药”的。你现在觉得那个时候,投资茅台很“容易”,其实包括我在内,许多在当时参与这个市场的人,都没投它。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当时觉得别的股票会更“容易”。所幸的是,当年我的确找到了几只比茅台容易得多的股票,所以后来我可以在高点结算成了茅台(所以我的茅台成本恶高)。但许多人,事实上并不如我幸运。而今天,在我观察,即使茅台在今后几年的增长会比当年差一些,想找到比茅台“容易”的股票,也已经比当年,需要多得多的幸运了。所以,“容易”、“难”,都是相对的。因人而异。
如果你是年轻人,是应该有一些进取之心的。如果你愿意使用第一种逻辑,我支持你,前提条件,是时刻提醒自己,是在与一个30%年增长的企业赛跑。但切记,不要把两个逻辑,混同使用,如果你真的想找到一只,在牛市里确定性的可以跑第一,同时在熊市里确定性地可以跑过30%的股票,只怕最终,就会象那个无知妇人,晴天也哭,雨天也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