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茅台竞争护城河习酒独立上市股票 |
分类: 茅台酒和茅台股票 |
习酒注入茅台,利弊都要考虑
以前在东财网股吧的时候我就常讲,习酒是好东西,放在茅台里,可惜了。
从资金运用的角度,茅台的资金运用上策是扩产,中策是回购,下策是分红。收购习酒排下来,只能算是下下策了,仅比资金闲置好一点。扩产可以使资金直接进入高回报的茅台,而收购哪怕是比茅台差许多的酒,也不可能按净资产或重置成本给你(这已经不是二十年前了);回购的意义自不用我说,老巴的粉丝们已经倒背了;分红要缴税,可是即使是缴过了税,回过头来买茅台股票,买的也是生产毛利90%以上产品的企业。我手里没数据,有谁能告诉我,习酒的毛利有多少?
除了资金运用效率上的考虑外,把习酒注入茅台还会有其它副作用,单独上市却有极大的好处。
历史原因造成的,原本生产酱香酒的习酒厂,却不得不改做浓香。如今即使回归酱香,怎么处理手里的这些浓香?一并放入股份?于是从此便有了“茅台股份也做浓香”的说法,你爱听吗?反正我不爱听!
打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方,做茅台久一点的人或许还记得,当初微硬盘甚嚣尘上的时候,你是希望把它放入股份,还是希望把它扔到一边儿去?我记得当时确实是有不少“茅台投资者”极为热衷于把它放入茅台股份的,不知道这些人,现在都在做些什么?
不要都只看到习酒注入茅台可以给茅台带来的短期收益,却看不到单独上市的好处。上市是一个免费的广告,习酒的单独上市可以大幅提高市场对酱香酒的认知度,这是注入茅台所无法比拟的。习酒如果能打开局面对汉酱和仁酒甚至是茅台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于说到对原客户群的分流,注入茅台就不分流原客户群了吗?所差的只是拓展新客户的能力。中低端酒的酱香比例和高端的酱香比例怎么比?中低端酱香酒中的茅系比例与高端酱香酒的茅系比例又怎么比?茅台的护城河圈住的只是高端,中低端全在茅台的护城河之外。在中低端,别说护城河,就是道篱笆,茅台都恨不得拆了它!把这两个市场混同运作,能有什么好处?多的只怕只能是顾忌。当初郎酒的实例已经证明了,把酱香在中国白酒的比例提高一倍,并不是什么难事儿(现在不也就刚10%吗?)。茅台自己守住护城河无疑是正确的,但让自己的小兄弟们也都放着护城河外的广大地盘不去理,守着这个护城河足不出户,实非明智之举。酱香的地盘儿大了,你怕茅系分不到一杯羹?甚至何止是分一杯羹?相反,你不给习酒这个机会,其实是大家的损失。所以,习酒可比“茅台习酒”杀伤力大多了! 我若是刘邦,我也一定会说:“大丈夫要封就封真王,封什么假王?”
至于说到竞争,你怕吗?这个世界的法则便是竞争无处不在,尽管狮子捕杀羚羊是上天赐与狮子的“护城河”,但是,当跑得最快的狮子也追不上跑得最慢的羚羊时,被灭绝的种群一定不会是羚羊,而是拥有“护城河”的狮子。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即使你是狮子,也要不停地跑,而不是对别人说,过去我也跑过,甚至是,我的祖辈曾经跑得很好!这就是竞争!
但你会因为怕跑不过羚羊而选择不再作狮子吗?
茅台就是我心目中不停奔跑的狮子,如果说狮子也有需要向羚羊学习的东西,那一定是奔跑,而不是吃草。狮子不去追羚羊是懒惰,追上去跟羚羊抢草吃,是堕落。如果连一个浓、酱混和的习酒都怕,都想收入囊中,这样的茅台你还会去投资吗?
有个叫孟轲的说过一句话,“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如果茅台不是市场化了,如果不是当初来自酒鬼的竞争,它甚至不会想到白酒可以卖到这个价格,甚至不会想到也要去上市。没有来自五粮液多年不断的压力,以它的不思进取,产量会有今天的扩张速度?就拿茅台不老酒来说吧,搞了那么多年,也不象样子,五粮液推出了个黄金酒,靠捡漏儿就养活了一个白金酒;五粮液十年磨一剑,推出了一个“永福酱酒”顺便也就促销了一个汉酱。。。
拉郎配的王子酒、下脚料的迎宾酒那许多年不死不活,近年来多了一个竞争对手郎酒,反倒被搅得看出了几分声色。那几年,郞酒就是酱香酒的急先锋,它的每一分钱的投入,都在提升着国人对酱香酒的认同。以它的营销水准而言,王子酒、迎宾酒的推广,简直就是垃圾,没有郎酒在前面开路,那两个东西可能早就自生自灭了。与它们相比,我宁可选择“神采飞扬中国郎”。毕竟这个档次的酒,宣传是极重要的。然而怎么样?这两年王子还不是很快就跟上来了?没有别的原因,喝酱香的人多了,大家的机会就都多了。郎酒抢的不是你王子的市场,靠王子酒?那些人只怕还在喝浓香呢!没有竞争,就没有茅台过去的成功,同样,没有竞争,也就没有茅台的未来。
总之,护城河只能用于高端酒,中低端酒拼的是广告,是消耗战,在这个领域是没谁有制空权的,试图在这里靠“护城河”活着,是相当危险的。广告战茅台肯定不占便宜,这就注定了茅台在这个领域最佳的角色只能是追随者而不是领跑者。习酒却不一样,这两年,很有点领跑者的范儿,所以必需把它放出去。习酒就好比是炮兵,汉酱、仁酒是骑兵,茅台是步兵,炮兵轰,骑兵冲,炮兵再轰,骑兵再冲,既有竞争又有协同,无坚不摧,还少了好多后顾之忧。你目前只有中低端市场千分级的市场占有,即便是炮兵闭着眼开炮,还怕炸到自己吗?一旦把酱香的市场轰开了,你还怕大家不认茅系吗?相反,你非把炮步、骑兵都圈在步兵的护城河里,你觉得它们还会想冲吗?况且,即使它们想冲,作为茅台的小股东,你就不怕,万一失败了,谁买单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是极其看好茅台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好过茅台公司的营销能力。它一直是被动地被这个高速发展的市场和竞争对手们推着走,然而,这丝毫也不影响我目前满仓加透支持有茅台一只股票。当季老先生几年前声称要把茅台打造成老百姓喝得起的酒时,我在说一句“祝他成功”的同时,不禁窃笑:“如果他老人家真成功了,茅台酒的销量将是惊人的;如果不幸他失败了,茅台酒的价格将是惊人的。”结果经过茅台几年的不懈努力,茅台酒的销量和价格,都是惊人的。这就是我所知道的茅台。许多茅台的投资者都是在抛弃了许多聪明公司之后,买入茅台这个傻瓜的公司的。而在中国股市短短的二十多年中,不知道有多少聪明公司,随风而去了,多少聪明的投资者血本无回。却偏偏是那些对茅台不离不弃的傻瓜们收益颇丰。我有什么理由,希望掉在地上的两捆草改变这一切呢?如果哪一天,茅台变得聪明到连掉在地上的几捆草都想捡的时候,或许就是我要离开茅台的时候了。
或许有的时候,多一个竞争对手,比多捡几捆伸手可及的草,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