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至少”快乐法

(2010-11-06 20:01:59)
标签:

羊杂碎

杂谈

分类: 点点滴滴

曾经供职于一家老牌企业,据说在我们这批员工到来之前,企业曾经有一段黄金时期。那时候,不仅员工工资奖金奇高,福利更是好得没话说,员工三天两头就要打的士往家搬东西,从圈筒纸到玉米油,从手电筒到自行车,行政部预算多得简直不知道再给员工买点啥好了。每每听老员工谈及此盛况,总会自怨自艾于自己的生不逢时。某次,一个新员工加入了大家的谈话,在一片抱怨声中,忽然说,我觉得现在也挺好,至少全家人用的洗发水跟圈筒纸都是单位发的呢。正在抱怨的人们顿感有些无趣,想想也是,如今有几家公司还想着每个月给员工发放物资福利?

从那以后,我开始注意这个新员工,发现她是办公室的开心果,不自卑不气馁,永远对工作保持着相当高的幸福感。惟一的一次,见她眼圈红红地从老板办公室出来,原来是忘记给某个客户寄一份重要资料。我想安慰她,她却摆摆手,说,挺好的,至少老板没有当着大家的面给我难堪。话未说完,脸上便不自觉地有了一丝微笑。

许多人抱怨几乎占据了人生四分之一的职场生活单调乏味,没有幸福感。于是有些人尝试跳槽,有些人尝试辞职,最终却发现,所谓更快乐的职业不过是未得到时的癔想。在拉丁语中,“工作”( tripalium)的本意是“刑具”。认知心理学家皮埃尔·布朗认为,“自从亚当与夏娃被驱逐出伊甸园,不得不靠自己的辛劳换取生存,工作就一直被看成上帝对人类的诅咒”。

在米兰,有一个快乐的面包师,他做的面包远近闻名。当人们问他是否热爱自己的职业,他说不,问他是否为了成就感而努力工作,他说也不。“我把每个面包做好,不过是为了生存,但我是快乐的,因为至少我可以用我擅长的工作去换取欧元。”一个人,住一间小木屋是没有问题的,木屋已经足够挡风遮雨,为他提供必要的休憩环境。小木屋中的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快乐?当身边出现一幢大房子的时候。然而,倘若我们住的不是小木屋,而是大房子,身边还可能出现更大的房子。正如那些想成为天下第一的武功高手,最终无不郁郁终生,因为真正的天下第一是不存的,即使顶破天,你也不过是当下的第一而已。那么,不如退后一步,至少我们还有一间小木屋。

抱怨为什么得不到时,看看自己至少得到了什么,感叹岁月带走了太多美好时,看看至少它还留下了什么。日版《Vogue》时装总监Anna Dello Russo在谈到撞衫时说:“和别人撞衫?别怕,这至少说明你选对衣服了”,一个“至少”宽解了多少淑女名媛“撞衫不如撞车”的恐惧感。

最终得到幸福的,总是那些用最简单的方式思考人生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