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2010-04-13 19:53:32)
标签:
羊读书杂谈 |
分类: 点点滴滴 |

-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
有时候我会站在忠孝东路边,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与孤独处在一种完全对立的位置,那是寂寞。 - 共同的语言是误会的开始。
- 语言本来就是两面的刀,存在一种吊诡:一方面在传达,一方面在造成传达的障碍。
- 思维最大的敌人大概就是结论吧!任何一种结论,来得太快的时候,就会变成思维的敌人。
- 思维孤独,是六种孤独里面最大的孤独。作为一个不思考社会的一个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因为他必须要先能够忍受,他所发出来的语言,可能是别人听不懂的、无法接受的,甚至是别人立刻要去指责的。
- 没有一种声音是绝对百分之百的好。任何一种声音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有其存在的理由。可是它也必须与其对立的声音产生互动,那才是好的现象。
- 忘是一种大智慧……老子说空才能容,就像一个杯子……真正有用的部分是杯子空的部分。
- 当我们在伦理的网络之中,很难自觉到孤独,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失去自我,而这个自我的失去,有时候我们称之为“爱”,因为没有把自己充分完成,这份爱变成丧失自我的主要原因。
- 她无法把离婚这个行为合理化,只能抱怨,不停地抱怨,把抱怨变成伦理的一部分。她认同了抱怨的角色,她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扮演这个角色。
- 个体的孤独性不可能被他者替代……在个体更独立的状态下,他的爱才会更成熟,不会是陶醉,也不会是倚赖。成熟的爱是倚靠而不是倚赖,倚靠是在你偶尔疲倦的时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赖则是赖着不走了。
- 我们常常把伦理当作倚赖,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都是。我看到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有人觉得这样很幸福,我却觉得很可怕,因为当孩子长大后,这些人会反过来倚赖他,那是多么沉重啊!
-
伦理孤独是当前社会最难走过的一环,也最不容易察觉,一方面是伦理本身有一个最大的掩护——爱,因为爱是无法对抗的。我们可以对抗恨,却很难去对抗爱。然而,个体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恰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纾解,才有可能保有孤独的空间。
后一篇:这几天的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