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小败家的妈抓给我一把紫苏叶后,我便爱上了它。其实过去也曾经吃过几次,一直好奇它到底长啥样子,现在把它捏在手里,感觉亲切的不得了。后来依据小败家的妈描述的模样,居然在超市找到了它,标签上写着:鱼腥草
。
把它们塞在环保袋里往家走,露出长长的茎与叶,像背着一株小灌木。据说春天的时候,茎也是可以吃的。现在却已经很老了。将叶摘下洗净,放在阳台上吹干。第二天清晨,整个阳台弥漫着香气。
尝试用它做了湘菜馆里喜闻乐见的紫苏黄瓜,那是一相当成功。一鼓作气引申至紫苏豆干,紫苏焖鸡,紫苏木耳,紫苏白菜,这么说吧,恨不得煮稀饭的时候都手痒,要抓一把紫苏叶扔进去。以上尝试,除紫苏白菜失败外,其余皆成功。总结为,紫苏适合用来搭配本身味道不重的菜肴,如果本身味道重,不仅紫苏的香气会被压掉,两种植物混和出来的香气,还可能很奇怪。
老大说农业频道曾经演过有农户种紫苏发了大财。因为他种的紫苏叶子灰常大,全都出口到韩国去了,韩国料理店里,用紫苏叶包烤肉吃。去百度了一下,紫苏的作用是理气和胃,听上去不错。不过,香料大多是热性的。
如果我能有一块地,种上大片的紫苏,然后用它去换外汇,那该多好啊,啊啊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