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海湖的深呼吸

(2006-04-29 20:10:28)

青海湖我去过两次。一次是初中夏令营。一次是去年夏天。五月,是青海湖看鸟(这几天算是跟鸟掐上了)的好时间。可惜两次我都没赶上。第一次去青海湖鸟岛是七月,很清楚记得带队老师跑去偷鸟蛋被几个大学生告发。那时候,我觉得大学生真是英雄啊!呵呵。

讲讲去年的青海湖。

逃离武汉的“蒸笼岁月”,我们直奔西宁。八月中旬,西宁晚上睡觉是要盖被子的,爽呆。当地朋友阿彩告诉我们这个季节去青海湖鸟岛已经不合时宜,不过秋天的青海湖和草原倒美的安静。她用了安静而不是惊艳或惊心动魄之类的词,一下把我们打倒了。

在车行租了一辆半新的红色普桑。810日清早,我们沿着西宁到湟源的高速公路扑向青海湖。昨晚刚下过雨,乌云几乎伸手可及,提醒我们自己已经处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日月山和倒躺河是途中必经景点。倒躺河是一条普通的小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由东向西注入青海湖,而不像一般河流那样由西向东扑向大海怀抱。“这是一条特立独行的河,跟我一样!”虎子跳下车,站在河边狂拍了一阵。远处的山坡上静静地站着几头特立独行的羊和一些特立独行的野花,它们在八月的天空下无所事事,像一首青春日记本里的陈年旧诗。

日月山海拔3520米,在内地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高度,然而由于地处高原,它们看上去只是两个布满斑驳青草的小土丘。不过别小看了这两个土丘,它们是黄土高坡与青藏高原的分水岭。在唐朝,出了日月山便到了西藏领土,也就是说当年的文成公主走到这儿,便是真正背井离乡走出国门了。那样一个文弱女子,如何在异域他乡熬过年年月月,细想起来倒有几分悲凉。或许历史进步永远以牺牲个人利益为转折点,而那些在历史上刻下印记的人们,必定承受常人无法体会的苦痛,这样想来,很为自己的平凡庆幸一番。在文成公主塑像前拍照的当口,几个小贩上来推销新鲜雪莲花。青白色、蝉翼般透明的花瓣包裹着火红的花蕊,加上修长如白天鹅般的颈,使它看上去比任何一株生在平原中的花草更为惊艳。

出了日月山,行驶约半个小时,灰的天与绿的地之间出现一道深灰色的分界。阿彩说青海湖到了。一位驴友曾经告诉我,在北方,天空是风景的灵魂。望着灰蒙蒙的湖水在乌云翻滚的天空下呈现阴森恐怖的一面时,遥想来之前在网上得到的那些流光溢彩的青海湖图片,有种揪心的疼痛,没有灵魂的风景像一个失恋的老妇。阿彩安慰我高原的天空一日就是四季,或许太阳马上就会出来。

八月的青海湖,落完雨的上午,是要穿毛衣和外套的。面湖站了一会儿,我们被冻的鼻青脸肿躲回车里。吃了随身带的干粮,驱车在环湖公路上漫无目的地行驶。青海湖的风景不是一幅画而更像一部画册。一页页打开,每一页迥然不同却被上帝之手随机钉在了一起。这一刻是大片大片繁盛的油菜花,那一刻便成了牛羊满山坡的绿色原野。正当你被繁盛而坚韧的植物感动,画面忽然被漫漫黄沙占据……风景变换令人措手不及。我说虎子你开多少迈啊,他嘿嘿笑,说不到80,怎么,感觉像坐在时光机器上吧?

湖是地球的眼睛,而只有蓝天映照下的眼睛才清辙明亮。从沙山顶上向下张望,我突然呆住。太阳不知什么时候光芒万丈,乌云做成的幕布被一只有力的大手呼地拉开。灰黑的湖水瞬时成了清亮的蓝、绿与黄。朋友的话又一次在我耳边响起。是啊,天空是风景灵魂,有了灵魂的风景才是鲜活的。我们尖叫着滑下沙山,驱车向湖边奔去,那是怎样一片水啊,烟波浩淼望不到尽头,有的地方蓝的像海,有的地方绿的像潭,靠近沙岸的部分却又成了清辙的黄。而即使蓝与绿,也有许许多多深浅不同的区别。这是一片名符其实的七色海,与九寨沟的水一样丰富却更加磅礴与大气。

虎子打开车载音响,我们在湖边手拉手跳起了藏族的“锅庄”。大约也就五六分钟吧,大家纷纷气喘吁吁,嘴唇上像蒙了一层白霜。这才意识到在高原,不是每个人都能自由起舞。

约好在青海湖边等日落,于是大家四散着躺的躺坐的坐各自发呆。高原的紫外线很强,我俯卧在草地上躲避太阳,耳朵紧贴着土壤,听到水声、汽车声、脚步声、甚至牲口吃草的声音。在人类与自然混杂的音响中,晒着青藏高原的太阳,吹着雪山送来的凉风,我睡了。

睁开眼时,湖水已经被夕阳染红。远处石岩上坐着一个着紫红僧袍的年轻喇嘛,一动不动望向远方。有些风景是美丽,有些风景是灵秀,有些风景是文化,而有些风景则是震憾。太阳即将落入青海湖的那一瞬,凉风从遥远的唐古拉山口吹来,每个面湖而立的人都像一尊不能够移动半步的石像。如果有人因守望爱情而变石,那么我,宁愿为守望某个令人震憾的美景而变成一尊幸福的石像。

 

 

青海湖的深呼吸

青海湖的深呼吸

青海湖的深呼吸

青海湖的深呼吸

青海湖的深呼吸

青海湖的深呼吸

青海湖的深呼吸

青海湖的深呼吸

 

有部分照片是胶片,嫌扫描麻烦,就去网上借了两张。哪两张?当然是水平较高的两张。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鸟人”语录
后一篇:妇人之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