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关注馒头官司,因为它越来越热闹了。民间自发为胡戈伸张正义的贴子满天飞,要捐款的要聘请的要崇拜的要嫁给他的哪样也不缺。文艺圈内部也煞是热闹。先是大量导演与陈凯歌划清界限,每个人都表明自己高风亮节,作品被如此这般搞过后肯定很高兴。这话实在不能听。同行是冤家,何况自己没被搞到,当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更加有戏剧性的是陈凯歌的前妻跳出来,不仅说前夫这件事处理的不聪明,更顺带为自己做主角的电影宣传了一把,还说如果自己还跟着陈凯歌八成已经成怨妇了。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陈大导的中文好到让我们听不懂,这位前妻洪女士的中文竟也如此高深。为什么跟着陈凯歌就会成怨妇呢?我想了又想,整整罗列的了十一种可能性,还是没整明白。只好自嘲地一笑。
其实设身处地地想想,在这场官司中,最倒霉的的确是陈大导演。且不论陈导是否江郎才尽,至少这部片子,他是用了心血的。用力不一定能做成好事,这一点想必大家都不会反对。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为了这部片子,连娇妻陈红都操老憔悴了一大截。这样劳心费力地生出一个儿子,被媒体恶评也就罢了,居然还被别人改头换面弄成了本·拉登。更更可气的是,搞了儿子也就算了,连带着把老婆也搞了。甚至在片子最后还一语双关地说,所有家长都要告诉孩子如果遇到一个叫陈满神的阿姨,千万不要听她的话,快快躲掉为上。我一百分相信胡戈做这个细节只是因为剧情需要,却可以一百二十分地相信,这句话在陈导演看来,就是告白于天下,两陈是大骗子。
倘若这样设身处地地分析一下,陈导此次没有做到以德服人确实情有可原。胡戈是否侵权,咱不是专业人士不便做出分析。但至少他在将小电影放上网时,应该考虑到这已经不是自己单方面的娱乐。网络是一个公众媒体。就像今天我如果在博客里歪曲事实地痛骂某人,某人一定有权利将我告上法庭。既使我浑身长嘴地说博客不就是日记吗,我在日记里骂人关你什么事,也没用。
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胡戈如果觉得自己很冤枉,只能说他太不懂事。已经31岁的人了又不是11岁。馒头娱乐了一些人,但也伤害了一些人,并且开了一个不怎么好的风气。大约以后懂点剪辑和录音的人都可以把别人的电影放到网上恶搞一气,这样很有趣?这样有助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我不这么想。即便在网络上,人与人之间也有一个基本的互相尊重问题,不能因为人家是名人,就成了狗屎。当然,胡戈开始大约真的没想这么多。那么陈导的揭竿而起就算一个小小的教训吧。别再说自己一天接多少个电话如何疲惫不堪了,要出名,既使是无意识的出名,也得付出点代价吧。
陈导状告胡戈,其实是告诫所有的人,动不动拿别人开涮的时候需要那么一点点顾忌。咱是个法制社会,更是个人权社会,然而并不是只有老百姓才可以讲人权。
告是应该告的,哪怕杀鸡儆猴。
现在陈大导演在柏林应该是睡不着的。因为时差,因为终于能混个奖项,因为愤怒。当他最初要告胡戈时,一定觉得十二分理直气壮,全天下有良知,不像胡戈那样无耻的民众,或者退一万步讲至少喜欢《无极》喜欢陈导的人会支持自己。却没料到,喜欢《无极》的人实在太少了,或者说他们中的一大部分在看了《馒头》后就变的更喜欢〈馒头〉了。
据说胡戈已经向陈大导演方面致歉,然而陈凯歌同志认为他检查写的不够深刻。开始有人说陈凯歌没情趣没幽默感,我还不怎么信,这件事情以后,我就比较相信了。你说一个如此没有娱乐意识,别人给个台阶都不下的人,是怎么在娱乐圈里混的?如果说在剧情发展的前半段,陈凯歌是受害方是可以被理解的一方,那么当首发馒头的硅谷动力及后来跟风的诸多网站迫于威力撤下了馒头视频,胡戈也主动向其致歉,陈大导演还不依不饶,那么我只能说这个大人物的气量实在不足挂齿,智商也基本就是一县文化馆导演的水平。
胡戈恶搞的当初肯定没想到这段小电影会火爆,也就是说,如今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和影响是无意的。对这种恶果,他应该负责,但罪可赦。而陈导也应该理智地想到,的确有许许多多的人,看了馒头以后才想起来看〈无极〉,这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从某些网站关于你是不是看了馒头以后才想去看无极的跟贴量就可以看出来。馒头伤害了无极同时也宣传了〈无极〉。你陈凯歌得个便宜卖个乖不就行了。
说来说去,还是陈凯歌导演太把自己当事儿了,以为自己是大导演就了不起就不需要民心的支持就可以把个小网民恶搞到求爹告娘。这都什么时代了,一点儿都不与时俱进。要不怎么说陈大导演拍不出冲击奥斯卡的电影呢?
这件事如何收场暂时无法预料。我猜多半会庭外合解。毕竟,胡戈这个小人物即使有再多民众支持也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身家安全。而陈凯歌那边,如果再有台阶还打死也不下,就是大傻B了。
无论法律上的结果怎样,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是,胡戈火了,弄不好还能就此成为中国第*代导演的代表,拍几部可以跟冯小刚抗衡的搞笑贺岁片。陈凯歌被娱乐了。大约有许多胡戈的拥趸会立毒誓不光这辈子连下辈子都不再支持陈导的票房。不过陈导这把年纪,该赚的钱全赚到,退休也是一条光明前途。所以,他与陈满神的幸福生活倒不用我们操心。
最后说一点,如果我是陈凯歌,不仅要下台阶,而且要盛赞胡戈是天才,并力邀他加盟自己的下一部新作。一部化干戈为玉帛的壮丽画卷就此拉开。至少胡戈可以帮助陈导把故事讲的更加明白晓畅适合民众口味。以后新片出来,也不愁没有由头造势宣传。如此双赢的方法,他怎么就想不到呢?这样一个能想出一个馒头可以毁掉人一生的知名大导演。别说他前妻洪晃急了,连我都急了。当然,我急只是因为看在他毕竟拍出了《霸王别姬》的份儿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