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鸟飞绝”的结果就是“万径人踪灭”……
(2012-11-18 11:21:31)
标签:
杂谈 |
鸟语唐诗300首(郭耕评注)
1、山鹧鸪词(窦巩)
南越岭头山鹧鸪,
传是当年守贞女。
化为飞鸟怨何人,
犹有啼声带蛮语。
山鹧鸪本是一种小型雉类,南方的留鸟,诗人却将之比喻为恪守贞节的妇人,化为飞鸟,啼中带怨,好不凄惨。巧妙的是,带着满口方言土语的倾诉,更令闻者心生恻隐。
2、送朱放(灵一)
苦见人世间,
思归洞里天。
纵令山鸟语,
不废野人眠。
送别,是古人诗情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若远去红尘、归隐山洞,所去之处又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盈耳鸟语都不能搅醒酣梦,那么,这番离情别绪便会淡化为洒脱的闲情逸致,何乐而不为呢?
3、晏起(郑谷)
尔来中酒起常迟,
卧看南山改旧诗。
开户日高春寂寂,
数声啼鸟上花枝。
喝高了,起晚了,开门见山,日上三竿,太阳都照屁股了,还是懒得动。但是,身不动,心动,春心因鸟语而萌动,毕竟,鸟是春使者,花报春消息。
4、湖中(张祜)
青草湖边日色低,
黄茅帐里鹧鸪啼。
丈夫飘荡今如此,
一曲长歌楚水西。
天色将晚,鹧鸪声声如怨。漂泊之人即断肠之人,一池因风起皱的湖水已幻化为一曲当哭的长歌。
5、百舌鸟(齐已)
千愁万恨过花时,
似向春风怨别离。
若使众禽俱解语,
一生怀抱有谁知?
护生即护心,景语皆情语。鸟的善鸣,百啭千声,给人以无限遐想。是愁、是恨、是怨?春风不解柔情,何况人乎。如果真能诠释鸟语,人的心思自然也心知肚明了。
6、喜康将军见访(刘禹锡)
谪居愁寂似幽栖,
百草当门茅舍低。
夜猎将军忽相访,
鹧鸪惊起绕篱啼。
诗人正处于放逐境地,忽闻老友造访。尽管,这是一位粗声大气的行武之人,动静不小,把夜栖周边的鹧鸪都吓醒了,可对穷困潦倒诗人来说,还是一个意外之喜。
7、岭猿(常建)
袅袅凄凄清且切,
鹧鸪飞处又斜阳。
相思岭上相思泪,
不到三声合断肠。
猿鸣三声,泪已沾裳。鹧鸪啼晚,更断柔肠。诗人的相思情,在相思岭那鸟兽构成的音画世界里达到极致,不仅托物言志,而且触景生情。
8、寄韩朋(李颀)
为政心闲物自闲,
朝看飞鸟暮飞还。
寄书河上神明宰,
羡尔城头姑射山。
妙!“为政心闲物自闲”一语。与“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异曲同工,体现了超然物外的东方智慧。
9、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古往今来,光阴易逝。过去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时代发展如此迅猛,已是各领风骚数百天了。物还是,人已非,当年如花的宫蛾早已化为灰烬,只有翻飞的鹧鸪,穿越时空,启发了诗人想象的翅膀。
10、夜望(韦应物)
南楼夜已寂,
暗鸟动林间。
不见城郭事,
沉沉惟四山。
心躁,是现代人的通病。即使夜幕降临,还要华灯通明,车香鬓影。看看古人的起居,与自然的节律多么和谐。在沉沉夜色中,鸟的动静都能察觉,足见其见微知著、明察秋毫的心境。静以致远,静以冥思!
11、解闷十二首(李白)
草阁柴扉星散居,
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
溪友得钱留白鱼。
山乡生活,看似艰苦,雨冷人疏,却不乏情趣,树有鸟,水有鱼,就怕你对它们不留意。
12、东邻女(张继)
双飞鹧鸪春影斜,
美人盘金衣上花。
身为父母几时客,
一生知向何人家?
一对鹧鸪,比翼双飞,闺中小女,早晚出嫁。当出落得亭亭玉立之日,也就是与生身父母别离之时。珍惜当下吧!人生苦短,别离却多。
13、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心安才理得,才能洞察自然的节律与妙谛。好一句“月出惊山鸟”,诗人若非身心融入,怎会捕捉到这“月朦胧,鸟朦胧”的自然音画呢?
14、玉山馆(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
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
山山树里鹧鸪啼。
雨后溪浊如泥,客官赶路匆匆。山中驿馆空寂,好在周遭有鹧鸪啼鸣,空山鸟语,有色有声。
15、日晚归山词(施肩吾)
虎迹新逢雨后泥,
无人家处洞边溪。
独行归客晚山里,
赖有鹧鸪临路岐。
虎迹、山溪,归客独行。这分明是一位虎胆大侠。却有鹧鸪相伴,不乏迷离浪漫,令我们对享有原生态气息的古人羡慕之至。
16、听唱山鹧鸪(许诨)
金谷歌传第一流,
鹧鸪清怨碧烟愁。
夜来省得曾闻处,
万里月明湘水秋。
山鸟的啼鸣尽管充满愁怨,赖有山高水长,月明风清,纵使无情也动人。
17、安南送曹别敕归朝(高骈)
云水苍茫日欲收,
野烟深处鹧鸪愁。
知君万里朝天去,
为说征南已五秋。
边关天色将晚,鹧鸪声声含愁。军旅生涯的艰辛古今皆然,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机会更是难得,动辄数年。
18、春行寄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看似冷落,是人情的冷落;实则繁荣,是自然的繁荣。莫惜花开无人采,鸟鸣无人听。花开自有蜂蝶,落红化为春泥,生生灭灭,各得其所。
19、题嘉陵驿(张槟)
嘉陵路恶石和泥,
行到长亭日已西。
独倚栏干正惆怅,
海棠花里鹧鸪啼。
旅途艰难,朝发夕宿,况是天涯孤旅,身心憔悴。忽然眼前一亮,心情为之一爽,原来,有鸟儿在海棠花丛的清唱。
20、武陵路(高蟾)
橘岸舟闲罗网挂,
茶坡日暖鹧鸪啼。
女郎指点行人笑,
知向花间路已迷。
不知古代有无周末休息的规定,反正,在这个春暖鸟啼的日子里,打鱼的歇了,采茶的也歇了,要干吗?赏花去!而且在花间迷了路,惹得女郎指指点点,忍俊不禁。惬意!真惬意!古人的幸福感不应亚于今人吧。
21、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王勃)
披风听鸟长河路,
临津织女遥相妒。
判知秋夕带啼还,
哪及春朝携手度。
作为一个喜欢观鸟的人,吟诵本诗,既感亲切,有别开生面。原来,听鸟同样情趣盎然,甚至浪漫得让人嫉妒,能不嫉妒吗?秋夕带啼还,春朝携手度。
22、送人往长沙(齐已)
荆门归路指湖南,
千里兴帆兴可谙。
好听鹧鸪啼雨处,
木兰舟晚泊春潭。
沿水路从湖北向湖南进发,舟楫相望,烟雨空朦。景致好看,更好听,干脆泊船于此,享受一下美好的夜晚。
23、嘲郭凝素(朱泽)
三春桃李本无言,
苦被残阳鸟雀喧。
借问东邻效西子,
何如郭素拟王轩。
都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语,诗人却笔锋一转,把桃李不言与鸟雀之喧对应,植物之静和动物之闹并论,相映成趣。
24、将还越留别豫章诸公(孟浩然)
客鸟倦飞思旧林,
徘徊犹恋众花阴。
他时相忆双航苇,
莫问吴江深不深。
思乡情愫,人鸟无异。倦鸟归林,落叶归根。
25、放鹧鸪(崔涂)
秋八池塘风露微,
晓开笼槛看初飞。
满身金翠画不得,
无限烟波何处归。
不知是出于爱物之情,还是爱美之心,清晨,开笼放生时,对鸟儿似似乎情有难舍。不放,可以满足审美;放,积善成德!终于选择了后者。
26、放鹧鸪(罗邺)
好倚青山与碧溪,
刺桐毛竹待双栖。
花时迁客伤离别,
莫向相思树上啼。
花开花落,鸟去鸟归,总能牵动迁客骚人之心。触景生情,离愁别绪,把心态与生态融为了一体。放飞鹧鸪与放飞心情,如出一辙。
27、放山鹧鸪(顾况)
谁家无春酒,
何处无春鸟?
夜宿桃花村,
踏歌接天晓。
对酒当歌,伴花听鸟,真是神仙一般的生活,但绝非狗苟蝇营之辈所能享有。
28、浪淘沙词(刘禹锡)
洛水桥边春日斜,
碧流清浅见流沙。
无端漠上狂风急,
惊起鸳鸯出浪花。
开篇静如春水,又由静变动,骤然风起鸟飞,而且,破浪而起的还是一对鸳鸯,就更妙不可言了。
29、莲叶(郑谷)
移舟水浅差差绿,
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溪人未折,
雨中留得盖鸳鸯。
满池香荷,不仅看着养眼,而且闻着沁人心脾,更为水鸟留得避雨之所,在感谢大自然的无私恩赐的同时,还得感谢那些对造物手下留情的人。
30、题水口草市(杜牧)
倚溪侵岭多高树,
夸酒书旗有小楼。
惊起鸳鸯岂无恨,
一双飞去却回头。
请扪心自问吧,当我们无故地惊飞那些无辜的倦鸟时,它们是否也心怀怨恨呢?在幽闲的天地,小酌一番,多么令人艳羡,可是,每每打破这份和谐的是谁呢?
31、鸳鸯(吉师老)
江岛朦朦烟霭微,
绿芜深处刷毛衣。
渡头惊起一双去,
飞上文君旧锦机。
烟波浩淼,鸳鸯入画,乃是“湿地”馈赠给我们的一道精神圣宴。
32、花下(高蟾)
关外风昏欲雨天,
荠花耕倒枕河边。
村南寂寞时回望,
一只鸳鸯下渡船。
本是一派风昏雨冷的寂寥,却又呈现一丝鸳鸯戏水的生机,多少有些柳暗花明的韵味。
33、凉州词(王翰)
秦中花鸟已应阑,
塞外风沙犹自寒。
野听胡笳折杨柳,
教人气尽忆长安。
北风萧杀,鸟语呜咽。身在塞外,心望家山。惊闻胡笳夜曲,更令戍人肝肠寸断。
34、送春(高骈)
水浅鱼争跃,
花深鸟竟啼。
春光看欲尽,
判却醉如泥。
有水亦有鱼,有花亦有鸟。如此生态之美,能不令人陶醉?
35、杨柳枝寿杯词(高蟾)
池边影动散鸳鸯,
更引微风乱绣床。
直待玉窗尘不起,
始应金雁得成行。
有浪漫的自然,便有自然的浪漫。鸳鸯与绣床,金雁和玉窗,折射出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关系的相得益彰。
36、春思(韦应物)
野花如雪绕江城,
坐看年芳忆帝京。
阊阖绕开凝碧树,
曾陪鸳鸯听流莺。
花开还落,春去春来。人事倥偬,韶华易逝。忆往昔,多么超然——曾陪鸳鸯,听鸟花间。
37、戏题友人壁(李商隐)
花径逶迤柳巷深,
小栏亭舞转春禽。
相如解作长门赋,
却用文君取酒金。
爱情乃是诗文中的永恒主题。从相如、文君的人间爱情绝唱,到柳巷深深的花鸟风光,诗人一个“戏题”一挥而就,李商隐不愧为言情高手。
38、夜雪早朝望省中(韦应物)
南望青山满禁闱,
晓陪鸳鸯正差池。
共爱朝来何处雪?
蓬莱宫里拂松枝。
远山近水,绿的松,白的雪,更兼鸳鸯凌波,动静宜人。
39、竹屿(钱起)
幽鸟清涟上,
兴来看不足。
新篁压水低,
昨夜鸳鸯宿。
兴之所至,观鸟水畔,水竹阑珊,鸳鸯对眠。
40、遗爱寺(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
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
处处是泉声。
陶然自乐于花鸟鱼石,是古人的寻常之事,对现代人来说,却成奢望。白居易区区20字构筑的景观,对为所欲为的我们,恐怕也难以企及,为什么,心太躁!
41、杂诗(无名氏)
眼想心思梦里惊,
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
双宿双飞过一生。
这似乎为一首失恋诗,在千古言情诗歌中实属罕见。恩恩怨怨,何如鸳梦长圆。
42、鸳鸯(李商隐)
雌去雄飞万里天,
云罗满眼泪潸然。
不须长结风波愿,
锁向金笼始两全。
棒打鸳鸯,天各一方,是悲;双双聚首,却身陷囹圄,同样是悲。作为文化动物的鸳鸯,为人类带来的是喜幸,我们却成了他们的灾星。万物之灵啊,你为什么就不能高抬贵手,不打、不抓、不吃这些天赐之鸟呢。
43、送别(鱼玄机)
水柔逐器知难定,
云出无心肯再归。
惆怅春风楚江暮,
鸳鸯一只失群飞。
世事难料,聚少离多。暮色中,一只失群的鸳鸯,淡出画面,也带去了诗人的惜别之心。
44、别草堂三首(白居易)
正听山鸟向阳眠,
黄纸除书落枕前。
为赶君恩须暂起,
炉峰不拟住多年。
在隐居山林的日子即将结束的时候,听鸟而眠的悠闲,岂不更加令人留恋。
45、野望(窦巩)
萋萋麦垄杏花风,
好是行春野望中。
日暮不辞停五马,
鸳鸯飞去绿江空。
春天的郊野,给人以生意盎然的舒畅,只叹鸳鸯受惊而去,更觉江空野旷。
46、答孙客(王仙山)
鸳鸯相见不相随,
笼里笼前整羽衣。
但得他时人放去,
水中长做一双飞。
诗人字面描述的是鸳鸯的生别死离,何尝不是感怀人间的离愁别绪。
47、别种东坡花树(白居易)
二年留滞在江城,
草树禽鱼尽有情。
何处殷勤重回首,
东坡桃李种新成。
看来,白居易是一位自然保护主义者,不仅热中种树,而且情及动物,堪称博爱。
48、寄怀赵象(非烟)
画檐春燕须同宿,
蓝浦双鸳肯同飞。
长恨桃源诸女伴,
等闲花里送郎归。
堂中燕同宿,水上鸳双飞。有情人,却不能长厮守,离别总成寻常事。
49、送人(徐月英)
惆怅人间万事违,
两人同去一人归。
生憎平望亭前水,
忍照鸳鸯相对飞。
同去不同回,事与愿违。这个人间的别离之苦,恰似世间的劳燕分飞。
50、荆溪夜泊
点点渔灯照浪清,
水烟疏碧月脉明。
小滩惊起鸳鸯处,
一只采莲船过声。
这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水乡夜游图。泛舟月下,划起涟漪,也惊起了鸳鸯一双。
51、闻嘉陵越鸟声呈林蕴(窦巩)
正是闽中越鸟声,
几回留听暗沾缨。
伤心激念君深浅,
共有离乡万里情。
阵阵鸟声,钩起拳拳游子的思乡情怀,不亚于“恨别鸟惊心”了。
52、山雀(高蟾)
多惊本为好毛衣,
只赖人怜始却归。
众鸟自知颜色减,
妒他偏向眼前飞。
本来就是一只令人嫉妒的“靓鸟”,却还毫不知趣地频频亮相,树敌呀!这种现象何尝只发生在鸟的世界。
53、南塘(张继)
南塘旅客秋浅清,
夜深绿苹风不生。
莲花受露重如睡,
斜月起动鸳鸯声。
旅人静夜难眠,承接露水的莲叶也酣沉如睡。月起无声似有声,那是鸳鸯的动静。
54、段都尉别业(窦庠)
曾识将军段匹磾,
几场花下醉如泥。
春来欲问林园主,
桃李无言鸟自啼。
这里,曾经有一位豪饮的将军,如今,却是人去园空,林鸟自啼。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55、迎李员外(龟玄机)
今日喜时闻鹊喜,
昨宵灯下拜花灯。
焚香出户迎潘岳,
不羡牵牛织女家。
婚嫁之事为黎民百姓的生活平添许多喜乐,与其空羡神仙,不如温柔共眠。
56、洛堤步行(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
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晓,
蝉噪野风秋。
月下江边,策马御风,鹊飞蝉噪,意境好不清朗,耳根好不干净。
57、送人还京(岑参)
匹马西从天外归,
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
雪里提诗泪满衣。
戍边之苦,重在思亲之苦;天涯孤旅,惟有飞鸟相伴。苍凉啊,踏雪挥泪而别,此情此景,能不题诗?
58、月夜(卢隐)
雁池衰草露沾衣,
河水东流万事微。
寂寞青陵台上月,
秋风满树鹊南飞。
自古悲秋,更兼所处环境,不是陵墓,就是乌鸦,诗人的惆怅之情与秋夜的萧杀之景,在此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59、寒食汜上作(岑参)
广武城边逢暮春,
汶阳归客泪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鸟,
杨柳青青渡水人。
久别重逢,喜极而泣。山鸟啼春老,渡头杨柳青。
60、草堂村寻人不遇(岑参)
数珠垂柳色依依,
深巷斜阳暮鸟飞。
门前雪满无行迹,
应是先生出未归。
欣然踏雪访友,眼前,从垂柳到暮鸟,构成了一幅古朴的国画意境,尽管未遇,但颇有几分赏景的心情,当然不算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