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夏地理
华夏地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3
  • 关注人气:9,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冒险家档案——我的生命与高山同脉

(2014-11-17 15:53:03)
标签:

佛学

分类: 杂志内容
http://s15/mw690/001k9BnJzy6NGqdNkOG9e&690
王静
http://s3/mw690/001k9BnJzy6NGqe5vto12&690
王静

撰文:董金超

王静正式接触登山之前,攀登过最高的山是北京的香山。那时候的她还在为“探路者”的发展日夜忙碌,而“探路者”还是在香山脚下的一家不知名的小工厂。从2007年攀登乞力马扎罗山开始,王静一发而不可收,爱上了登山这项运动。截至目前,她已经成功登顶9次8000米级的雪山,包括3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徒步到达南极、北极点。2014年,她以143天的时间完成了“7+2”项目,刷新了世界纪录,同时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登顶珠峰的最晚时间纪录。
今年怎么会想到要做这个“7+2”项目?
去年是人类登顶珠峰60周年,非常多的队伍攀登珠峰,在珠峰最后一个8000米营地(南坳)遗留下很多东西。8000米已经是生命禁区,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攀登的艰难和风险,顾及不上周边的环境。我一直的攀登理念是“零垃圾”无痕攀登,和很多户外爱好者一样,关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如果再次登珠峰的话,我想做一个垃圾清运。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了世界著名珠峰探险团队负责人罗塞尔,他非常支持我的想法。在计划珠峰南坳垃圾清运活动的同时,我们同时制定了7+2的攀登计划。
听说在攀登珠峰的时候遇到了难题?
其实困难一直都存在,只不过珠峰这次尤其特殊。首先,今年珠峰登山季刚开始便遭遇雪崩,巨大的雪崩毁坏了一段登山的路线。另外,有16位夏尔巴在雪崩中遇难。因为尼泊尔政府给的抚恤金比较低,夏尔巴举行了罢工。有几个收入较低的夏尔巴鼓动其他的夏尔巴集体罢工,如果其他夏尔巴继续攀登,就放火烧他们的房子,威胁他们的家人。后来罢工势头逐渐蔓延,导致所有的夏尔巴都无法继续工作,于是所有的登山队都无奈地撤退了。当我们的队伍撤回到加德满都时,我试图申请从中国的北坡攀登,也做了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但最终还是未获得相关部门的同意。
为什么没有放弃呢?
放弃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攀登珠峰并非一蹴而就,一般至少要做三年以上的前期准备工作,有一些人把攀登珠峰作为一生的梦想。对于我来说,珠峰是我这次7+2的倒数第二站,我已经连续挑战了将近4个月,眼看就要完成了,这个时候,换做谁都不会放弃一丝希望。另外,攀登珠峰虽然困难,但在我前八次登顶8000米的山峰中不算最难的;而且这次是我第三次攀登珠峰,我需要做最后的努力去完成这一最终目标。
怎么看待夏尔巴人罢工事件?
这次夏尔巴罢工主要是为了跟尼泊尔政府争取权利,帮助遇难者的家属获得应有的补偿,听说还有一些复杂的其他原因。尼泊尔发布声明鼓励所有攀登者继续攀登。这是它的经济支柱。绝大多数夏尔巴肯定是愿意留下来工作。宗教感情方面,仪式是有,但是仪式过了就可以了。持续多长时间我并不了解。雪崩发生时,我们这支探险队正在6100米的另一个山的顶上,噩耗传来大家都很难过,但更多的还是沉默的缅怀,登山者们都深知夏尔巴在攀登珠峰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痛失战友的伤痛,也必须要勇敢面对!去年我进扎西夏尔巴家里时,看到墙壁上贴的几张与家人合影的照片中,有一张是我和他的合影,我当时感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扎西19岁那年和我一起攀登珠峰,到现在已经和我登顶过5座8000米级雪山。每个攀登者和夏尔巴都是站在一条线上的战友。
怎样看待舆论对你的指责?
在负面消息发出来时,没有一家国内媒体真正采访过我。比如媒体说我的夏尔巴队员从来没有攀登过珠峰,“她不顾夏尔巴死活”,事实上正好相反,我的五个夏尔巴都曾经登顶过2-5次珠峰,非常有经验。还有最基础的信息错误,例如很多报导都把我的年龄弄错了。媒体炒作看点,大家又习惯道听途说,一篇报导出来只看看标题就认为你不对,根本不去思考。过了一段时间,当美国《国家地理》报导出来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大家更平和一些了,因为这个时间过去一段了,另一种声音开始出现了。我觉得很多人只是在这件事情上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
有人说你坐飞机直接到二号大本营是违反传统登山规则的,你怎么看?
我不认为这个是违反某个固有规则、违反登山道德的行为。著名登山家罗塞尔也在他的网站里举了很多坐飞机到不同营地的例子,在我看来根本不涉及道德问题。我始终觉得登山就是一个自我的实现,它没有一个必须的规则。
这是你第五次攀登珠峰,也是第三次登顶,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这次登顶的时间比通常晚了太久,按照常规,中午12点是底线,这个时候如果还无法登顶,就必须下撤。但我们3点才到达南峰。这时我面临选择,是继续攀登还是下撤,我们的心理都受到极大挑战。我当时停下来了,这并不是平时开开玩笑就能过去的,你是在冒着生命危险。我说:“我们能不能再试试?”于是我们又向上爬了十几分钟,走在最前面的夏尔巴巴桑停下来说:“我们不能确定什么时候才能到达顶峰,即使到达顶峰下山也是天黑。”他表达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安全问题。我只是听从了内心的声音,表达了我自己的意愿。“我想去往顶峰!”这话一说出去,巴桑有力地说了一个词:“GO !”之后我们再也没有犹豫。最后两百米的路程用去了我们三个半小时的时间。这时我感觉到,我的生命跟山的生命是连在一块儿的,有着一样的脉搏,就是这么一个感觉。上天是可以互动的,信念真的是有用的。

原文链接: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the_magazine/main_themes/879.html#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